金磚十年:推動國際秩序改革,促進經濟合作共贏
2016-10-16 16:48:56?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原創稿 責任編輯:林晨 陳暉 |
分享到:
|
10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印度果阿,應印度總理莫迪邀請,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八次會晤。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今年正值金磚國家合作機制成立十周年,10月16日,習近平將出席在印度果阿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八次會晤,此次會晤的主題是“打造有效、包容、共同的解決方案”。 “金磚國家合作要做到政治和經濟‘雙輪’驅動,既做世界經濟動力引擎,又做國際和平之盾,深化在國際政治和安全領域協調和合作,捍衛國際公平正義。” 2014年11月15日,習近平主席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非正式會晤時曾這樣寄望金磚。 近年來,金磚國家合作領域擴展深入、合作機制不斷完善,在重大國際事務中的溝通不斷加強,為促進全球經濟增長、完善全球治理、加強發展中國家間的合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經過多年的發展,金磚國家合作機制日益凸顯出空前的活力,愈加引起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在G20峰會,氣候變化和其它聯合國會議上,金磚國家已經開始被看作是現行國際秩序改革的積極參與者和建設者。 茁壯成長:金磚國家GDP 增長率始終位于全球平均值之上 2001 年,美國高盛公司首席經濟師吉姆·奧尼爾首次提出將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稱之為“金磚四國”,并且預言在其今后作為最快的經濟發展體呈現給世界。2010 年各成員國一致同意南非加入“金磚四國”發展為“金磚五國”,隨后更名為“金磚國家”(BRICS)。 近年來,金磚國家各級別合作機制逐漸成熟,在其共同利益的驅動下,各國根據合作發展的基礎,利用自身優點,配合國內國外形勢,在合作發展宗旨的框架內支持合作。2008 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金磚國家在國際經濟貿易和全球治理方面的突出表現,使二戰后一直存在的“北強南弱”的局面發生了極大變化。 金磚國家經濟持續迅速穩健的增長,其GDP 增長率始終位于全球平均值之上。金磚國家中,中國經濟以近十年平均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長速度獨占鰲頭,2002到2010年間印度高于7.5%的年均增長率位居第二,俄羅斯、巴西、南非近十年的年均增長率分別在 6.6%、3.6%、3%左右。 同時,金磚國家占世界經濟GDP的比重也在不斷上升,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到2018年,金磚國家經濟總量將超過33%,發展中國家經濟總量將超52%,使得世界經濟的重心真正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 9月28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在美國西北大學發表講話時指出,盡管世界經濟增長緩慢,但發展中經濟體前景樂觀,對今年和明年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仍將超過3/4,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力量,特別是中國表現仍很搶眼。在全球經濟復蘇脆弱且不均衡的大背景下,作為發展中經濟體的領頭羊,金磚國家前景光明、后勢可期。 |
相關閱讀:
- [ 10-16]通訊:果阿面貌一新迎接金磚峰會
- [ 10-16]攜手并進,譜寫金磚合作新篇
- [ 10-15]把定航向——中國對金磚機制的方案特約
- [ 10-15]【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八次會晤】完善合作架構 豐富合作成果
- [ 10-15]【專家談】王帆:金磚國家機制將推動全球變革
- [ 10-15]習近平的果阿“金磚時間”帶來哪幾重期待
- [ 10-15]不斷完善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印度各界期待習近平主席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八次會晤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