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空中撐起“半邊天” 4年前,當神舟九號飛船從太空返回時,景海鵬、劉旺、劉洋回到飛船軌道艙,隔窗向天宮一號揮手、敬禮。 “還未離開,已經想念。”劉洋說。作為中國首位飛向太空的女性,劉洋有著比男航天員更為細膩的情懷。 但太空環境,對男女是無差異的,“太空不會因為你是女性就會對你有所寬容,因此訓練從來都沒有男女之別。”她說。 第一次航天員的轉椅訓練,她就經歷了極大的考驗。 轉到5分鐘時,她似乎到了極限,惡心感襲來,她渾身冒汗,臉色煞白。“但從第一批航天員到我們這批航天員,沒有人中途停過。因為如果第一次嘔吐了,身體會形成記憶,下一次就很難堅持了。” 她感到害怕:5分鐘都堅持不了,更長的時間呢?她找到了一個有效的鍛煉方法——打地轉。 這是飛行員常用的抗眩暈自我訓練法,即一只手拽著耳朵,另一只手從前面穿過去,然后彎著腰看著自己的腳尖,原地旋轉。她每天回家堅持用功,從一開始每天正向、反向各旋轉15圈,到后來強度越來越大。 劉洋第二次去坐轉椅時,8分鐘很容易便闖過了。“其實這種訓練刺激本身就在挑戰人的極限,一旦你挺過來了,就突破了這個極限。”她說。不僅如此,超重訓練、幽閉空間訓練……每一種訓練都在挑戰不同極限,她從不曾以性別作為放棄的借口。 “劉洋的訓練時間雖然比我們短,但由于刻苦勤奮,現在已經完全跟我們步調一致,超出了我和劉旺對她的要求。”景海鵬當時這樣評價她。 同劉洋一樣,神舟十號航天員乘組中的王亞平也是一位好強的女性,剛加入航天員隊伍時,她一直沒能突破二級。她一面向師兄們討教,一面加班加點增強心血管和肌肉練習。第二年,超重訓練成績輕松達到一級。 訓練之余,兩名女航天員恢復了“女兒”本性:劉洋愛下廚,為父母織過圍巾,王亞平則喜歡和丈夫逛街、吃飯、看電影。 劉洋期待將來有一天能登上中國未來空間站,同時,她和王亞平更期待有更多愛好探索太空的女同胞加入航天員隊伍。 |
相關閱讀:
- [ 10-16]神舟十一航天員計劃在軌飛行33天 四項措施保障航天員健康生活和有效工作
- [ 10-16]神舟十一號17日7時30分發射 景海鵬和陳冬任航天員
- [ 09-18]中國將啟動首次太空腦-機交互實驗
- [ 09-16]叩開中國空間站時代的大門——新華社記者對話天宮二號總設計師朱樅鵬
- [ 08-13]神舟十一號運抵發射場 2名男航天員正強化訓練
- [ 07-11]“天宮二號”運抵酒泉9月發射 航天員乘組完成定選
- [ 03-08]中國將從工程師和科學家中選拔培訓航天員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