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俄羅斯索契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德國的文藝作品,習近平14歲就看了《少年維特之煩惱》,上山下鄉時,為了看《浮士德》,他走了30里路去借書。后來習近平跟默克爾總理和德國漢學家說,當時看《浮士德》看不太明白。他們說,不要說你們了,我們德國人也不是都能看明白。習近平風趣地說,那看來不是因為我太笨。 習近平熟悉美國作家惠特曼、馬克·吐溫、杰克·倫敦,尤其喜歡海明威。在福建工作時出訪古巴,他提議說要去找找海明威當年寫作的遺址。找到海明威當年寫作的酒店,專門在那里吃了一頓飯。第二次去古巴的時候,習近平已經是國家副主席,他又特意到了城里面一個海明威經常去的酒吧。習近平說:“《老人與海》描述的那種精神,確實是一種永恒的精神。” 歷次出訪,習近平都要談談當地的文藝作品,到法國、俄羅斯、德國都是如此。習近平說,文藝是世界語言,談文藝,就是談社會、談人生,最容易互相理解、溝通心靈。 |
相關閱讀:
- [ 10-18]習近平會見蒙古人民黨主席、國家大呼拉爾主席恩赫包勒德
- [ 10-18]王毅談習近平主席訪問柬埔寨、孟加拉國并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八次會晤
- [ 10-18]習近平訪柬埔寨孟加拉國 拓展“一帶一路”之旅成果豐碩
- [ 10-18]習近平為扶貧攻堅戰加油 脫貧進入"更快更準更強"節奏
- [ 10-18]攜手規劃金磚國家發展新藍圖——記習近平主席出席在印度果阿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八次會晤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