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殘疾人被拐騙到馬來西亞行乞 中國駐馬領事館:此前曾解救乞討殘疾人 目前已介入調查此事 10月17日,馬來西亞多家媒體報道稱有跨國犯罪團伙在中國拐騙兒童,弄殘、毀容并囚禁多年后被帶到馬來西亞各景點行乞。18日下午,北京青年報記者聯系我國駐馬來西亞領事館得知,我領事館已經介入調查。 中國兒童 被拐騙到馬來西亞行乞 10月17日,馬來西亞多家媒體發布揭露跨國犯罪團伙在中國拐騙兒童的消息稱,犯罪團伙將拐來的兒童弄殘、毀容并囚禁多年,再帶到馬來西亞各景點行乞。 據報道,犯罪團伙會讓行乞者持旅游簽證入境馬來西亞,然后這些殘疾人會被安排到各個熱門旅游景點行乞,他們的大部分“收入”都要上繳團伙頭目。報道稱,這一犯罪組織在中國國內很多地方都有同伙,尤其是在東莞和鄭州兩地。 報道稱,記者在馬來西亞花兩天時間跟蹤了兩名行乞者,最終在吉隆坡茨廠街一家廉價酒店發現了約30名殘疾、毀容的行乞者。數小時后一名魁梧男子出現在酒店,向眾人收取現金后離開。 33歲的行乞者修遠(音譯)說,他出生時四肢健全,年幼時被人拐騙,犯罪團伙將他弄殘后囚禁多年,之后才允許他出國乞討。修遠透露稱,只有頭目信任的“高級”行乞者才能出國,而在國內還有許多人被這一團伙控制。 來自鄭州的30歲行乞者杜峰(音譯)說,周末游客較多時,他們每天的收入可高達3000林吉特(約4788元人民幣),“收入的多少取決于我們的殘疾程度,越嚴重就越能引起游客同情”。團伙頭目會收走他們每天乞討所得的50%,并另外抽走10%用來支付他們每天出行的出租車費用。據杜峰介紹,他們經常來馬來西亞乞討,一待就是一個月。 馬來西亞 問題已經存在多年 據馬來西亞華人公會顧問、雞腸街前任顧問甘天祿(音譯)介紹,此前已經知道有中國人在雞腸街行乞,出于人道主義,并沒有驅逐他們。“如果此前知道這些乞丐背后有犯罪團伙的話,我們一定會阻止他們進入雞腸街,”甘天祿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道。 馬六甲福利部主任布爾漢丁稱,外國乞討者將依據當地的特困人員法案進行處理。布爾漢丁說:“我們正在繼續檢查熱門景點的外國乞討者,一旦發現將會移交移民局。” 18日,馬華公共服務及投訴部負責人回應稱,“外國乞討者來馬來西亞乞討沒有什么新鮮的,是時候阻止他們了。”據該負責人介紹,有假冒僧侶參與這個犯罪團伙。這名負責人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號召群眾忽略乞討者,他說:“對馬來西亞來說,阻止這些犯罪團伙的最佳方式就是忽略這些乞丐。” 領事館回應 此前有相似情況正介入調查 10月18日,北青報記者電話聯系了中國駐馬來西亞領事館,領事館工作人員向北青報記者證實,17日確實有多家媒體報道稱有中國兒童被拐騙至馬來西亞行乞,領事館目前已經介入調查。 領事館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中國兒童在馬來西亞乞討、流浪已經成為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領事館一旦發現就會采取相應措施。目前已經打掉了一些團伙,但還是不斷有新的犯罪團伙冒出。前段時間,領事館剛剛配合馬來西亞當地警方,解救了至少十名在馬來西亞新山市乞討的中國殘疾人。 據領事館工作人員介紹,外國殘疾兒童在馬來西亞街頭乞討的現象比較普遍。由于案件發生在馬來西亞國內,目前還是主要依靠馬來西亞警方來處理此事,領事館只能通過及時報警、配合調查來幫助在馬來西亞的中國人。兒童被解救后,領事館會聯系志愿者幫助解決流浪者的吃飯住宿等問題。 榮領事告訴北青報記者,目前還沒有收到馬來西亞警方介入此事的消息。 文/見習記者 孔令晗 |
相關閱讀:
- [ 10-18]香港一殘疾人院舍院長涉嫌與智障女院友非法性交
- [ 10-18]血站志愿者走進新羅區殘疾人托養庇護中心
- [ 10-11]福州出臺實施意見 加快推進殘疾人家庭奔小康
- [ 10-11]榕加快推進殘疾人奔小康 加大最低生活保障力度
- [ 10-11]福州出臺實施意見 加快推進殘疾人家庭奔小康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