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方 曾幾何時,參加馬拉松比賽在大家眼里都是專業運動員的事情。隨著全民健身的熱潮席卷全國,馬拉松一躍成為舉辦最多、群眾參與最廣的體育賽事。據中國田徑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馬拉松賽事僅為12場,而到了2016年,全國有超過200場馬拉松賽事。大眾的參與熱情也十分高漲,甚至要通過“搖號”來決定參與名額。 在如此火熱的馬拉松熱潮背后,一些賽事出現的種種亂象卻分外扎眼。 非洲選手集體“跑丟” 眾所周知,非洲選手歷來在長跑項目中具備集團優勢。在去年舉行的首屆南京馬拉松中,全程馬拉松男子組前八名都是非洲選手。而在日前進行的第二屆南馬比賽中,男子冠軍被一名成績平平的蒙古選手奪得。不僅如此,這次前三名里都沒有見到非洲選手的身影。原來,非洲兄弟們集體“跑丟了”。 有網友稱非洲選手在玄武湖跑錯了路線。對此,組委會回應:“賽道設置及標識合理清晰,但因裁判員與非洲運動員溝通不暢,故在全馬半馬分道處方向錯誤,耽誤了一定時間,雖然被及時糾正,但仍影響了非洲運動員成績。” 馬拉松亂象真不少 如果說南馬選手“跑丟”還有選手自身的原因,貴陽馬拉松印錯獎牌則完全是主辦方的疏忽大意。在今年的貴陽國際馬拉松賽結束后,就有細心的跑友發現,該賽事的完賽獎牌上標注的英文是“FINSHER”,而正確的拼寫應該是“FINISHER”(完賽者),少了一個字母I。網友紛紛吐槽“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大寫的尷尬”。 更有甚者,某些比賽的主辦方“忽悠”起外國選手來一點也不含糊。在去年舉辦的首屆臨沂國際馬拉松比賽中,包攬了男女前三以及男子第四名、第六名、第七名的9名外籍運動員,總共獲得7.9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1萬元的獎金。對這些稱得上“跑馬”老手的外國朋友來說,臨沂馬拉松賽給他們留下了另類的印象。賽事結束將近半年,獎金一直沒能到手。一直拖到今年4月30日,在臨沂市政府的積極斡旋下,賽事贊助商才出資為外籍運動員頒發了拖欠半年之久的獎金。而近期微信群中關于馬拉松騙局的事件更是甚囂塵上。 曾有業內人士表示,這些亂象背后反映的其實是國內馬拉松賽事的混亂,雖然中國的馬拉松市場正在日漸壯大,但無論是從市場體量還是辦賽經驗上來說,與歐美國家相比仍有著不小的距離。 |
相關閱讀:
- [ 10-19]臺灣百歲老人跑完9公里馬拉松 90歲開始練長跑
- [ 10-19]世界華人山地馬拉松賽泰寧落幕
- [ 10-19]臺灣百歲老人跑完9公里馬拉松 90歲開始練長跑
- [ 10-19]世界華人山地馬拉松賽泰寧落幕
- [ 10-18]唯一保險贊助商 中國平安全力助陣南京馬拉松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