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不接受大選結果 希拉里稱其大逆不道
2016-10-22 09:59:24??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李霖 劉寶琴 |
分享到:
|
資料圖片 美國總統候選人第三辯,當唐納德·特朗普對是否接受大選結果不置可否,民主黨對手希拉里·克林頓嗓門拔高,說這“太可怕了”,簡直“大逆不道”,這人居然想顛覆美國二百多年的制度和法律。 一個最“黑”話題突然誕生,因為美國的一個核心的“游戲規則”在公開場合,直接受到了挑戰。 據路透社報道,奧巴馬總統20日說,這很“危險”,他指責特朗普向民眾散布對選舉制度的懷疑。共和黨一些大佬也很擔心,特朗普這么干,會不會影響國會議員選情,對共和黨造成更大傷害?曾經參選總統的共和黨參議員約翰·麥凱恩也說:“是美國人,就必須接受選舉結果。”——這是當下美國最有代表性的觀點。 可是特朗普就不這么干。辯論結束后,他又說:“我會接受11月8日的選舉結果,如果我贏了?!?/p> 《今日美國報》20日提及2000年的那次大選,民主黨的阿爾·戈爾和共和黨的競爭對手喬治·布什幾乎打成平手,他拒絕立即接受投票結果,要求在佛羅里達州重新計票,事情拖了一個多月,直到最高法院正式表態,戈爾才承認失敗。 是啊,不承認投票結果,為啥當年戈爾可以,特朗普現在就成了“危險”的“瘋子”? 美國比較主流的觀點認為,當時戈爾針對選舉計票的結果,而指責政客和媒體“合謀”搞掉他的特朗普針對的是美國選舉制度,性質完全不一樣。 這觀點是對的,也不讓人意外。特朗普的批判一直針對的都是美國的制度,所以輿論稱他是“建制派”之外的總統候選人。直白地說,他就是個“漏網之魚”,就是沖破選舉制度“絆馬索”的一個意外。 所以才出現這種“怪現象”:反對特朗普的不僅是民主黨人,還有共和黨內部的利益集團,原因很簡單,他會壞了“規矩”,會給美國傳統的利益架構造成傷害,這種傷害不分黨派。 這也恰恰是特朗普走到今天的“資本”和“旗幟”,他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的是反“建制派”、反既定集團利益、反“精英政治”的美國選民。 而當現在特朗普顯出競選的頹勢,媒體大多認為他前景黯淡,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是他和他的支持者反對的那一部分力量,加緊形成合力。 所以特朗普說,他們在搞“陰謀”。其實在當下的美國,這根本是個陽謀。(夏文輝 新華社專特稿) |
相關閱讀:
- [ 10-21]美國女子含淚指控特朗普性騷擾
- [ 10-21]希拉里特朗普經濟政策“亮底牌” 民調左右市場情緒
- [ 10-21]美國民調顯示希拉里和特朗普仍高度不受選民歡迎
- [ 10-21]希拉里特朗普經濟政策“亮底牌” 民調左右市場情緒
- [ 10-20]特朗普兒時故居掛牌拍賣 起拍價84.9萬美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