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信念·精神·傳承——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型館藏文物展”中,國家博物館從館藏經典長征題材美術作品中甄選出部分精品,展現了長征主題宏大壯闊的藝術感染力。藝術家懷著對藝術的真誠和對長征精神的景仰,用畫筆和刻刀,創造出情景交融、波瀾壯闊的長征歷史畫卷。 婁山關(油畫)全山石 在艱苦的長征路上,毛澤東一路前行,一路吟詩,留下了一首首載入史冊的英雄史詩。這些里程碑之作,記載著長征路上的艱難險阻,飽含著中國共產黨的萬般豪情壯志。他的詩詞如《憶秦娥·婁山關》《十六字令三首》《清平樂·六盤山》等都廣為流傳,也成為藝術家創作的不竭源泉。 1959年創作的國畫《六盤山》中,畫家李可染以壯麗的山水畫面,抒發了毛澤東詩作《清平樂·六盤山》中體現的“長纓在手”定當“縛住蒼龍”的革命豪情,首開毛澤東詩意主題山水畫嘗試。 萬里長征詩不盡(中國畫)林崗 龐壔 20世紀70年代,林崗參加了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組織的歷史畫創作活動。他選擇毛澤東在長征途中賦詩的題材,與龐壔合作創作。后來版畫家古元看到這幅畫,欣然為其命名《萬里征程詩不盡》。毛澤東在馬背上推敲詩句平仄之時,右手在腿上輕叩的動作讓情節變得自然而然。畫面充滿視覺張力,遠方聳入云端的崇山峻嶺與近處叢簇的鮮花洋溢出偉人和景色、對象與主體之間互文的詩意,使歷史畫的主題充滿吟詠的意境。 《婁山關》這幅作品反映的是1935年2月,紅軍勝利攻占婁山關的歷史場景。攻下婁山關后,毛澤東留下著名的《憶秦娥·婁山關》:“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過雪山(油畫)吳作人 全山石接受創作《婁山關》的任務后,為了感受毛澤東詩詞中“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的詩意情景,自己背糧上婁山關等待。可春雨綿綿,連日不見陽光,一直等到第18天,才遇上了殘陽如血的黃昏。有了這樣深刻的生活體驗和對長征歷史的深入研究,全山石歷經兩年,終于完成了經典油畫作品《婁山關》。 草地情(油畫)張文源 80年前,紅軍長征經過雪山草地,是人類歷史上最悲壯的“死亡行軍”?!哆^雪山》是吳作人在共和國初創時期的作品,是他存世不多的油畫精品之一。畫面構圖穩定,蜿蜒迤邐的行軍行列從畫面的中央穿行而過,由近及遠、由低而高、由大漸小,既符合現實透視的原則,又獨具畫面的形式美感。人物造型生動鮮活,老紅軍與小戰士,救助傷病員的女軍醫與肩負炊具的老班長,各具特色,真實感人。作者刻意強調雪山體量的巨大,山峰高聳,山勢威嚴,道路險峻,更襯托出行進在風雪中的紅軍戰士不屈不撓的頑強意志和奪取革命勝利的堅定決心。 六盤山(中國畫)李可染 油畫《草地情》展現的是紅軍戰士與犧牲戰友依依惜別的瞬間。畫家張文源多次重走長征路,創作出大量的軍事題材作品。畫面中紅軍戰士望著烈士的遺體悲傷無語,只能拿起遺物繼續前行,去完成他未盡的光榮使命。畫面莊嚴凜然,遠處的天際烏云籠罩,近處的草地蒼?;氖?,人物真實生動,表現了在艱苦的環境中,革命戰友間的深情厚誼,以及堅信革命勝利的大無畏精神。 |
相關閱讀:
- [ 10-23]習近平:長征勝利啟示我們
- [ 10-23]長征精神,習近平最重視什么?
- [ 10-23]習近平講話引起福建干部群眾強烈反響:弘揚偉大長征精神 走好今天的長征路
- [ 10-23]長征郵票書法展在三坊七巷舉辦 展會持續兩天
- [ 10-23]習近平重要講話引起福建干部群眾強烈反響|弘揚偉大長征精神
- [ 10-23]漳州老干部們舉辦“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文藝匯演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