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賬號成網絡黑灰產焦點 10點14分,安全情報中心電子屏突然顯示,有黑客正利用網上泄露的用戶和密碼,批量測試相關網站,企圖登錄他人賬號。天贊起身,這需要馬上解決。 下午2點,會議室里,關于黑灰產業的報告分析會,阿里安全部總裁助理趙云等幾位“特工”面前擺著分析組提交的報告材料。“從網店商品、買家評論等‘可見’安全業務到底層網絡安全等‘不可見’安全技術,電信網絡黑灰產已形成一條完整產業鏈。”趙云邊看邊說。研究顯示,黑灰產大致分四層,呈金字塔狀。 最頂層主要圍繞“軟件”,最有技術含量。第一類人——惡意軟件開發者會在論壇等平臺招募技術員,分包一款作案軟件所需模塊的編程任務。軟件出爐后,第二類人——軟件銷售者粉墨登場,把軟件賣給下家從事違法活動。 第二層主要圍繞“賬號”。任何網絡行為都需要賬號這個身份載體,網絡詐騙也不例外。在這一層,第三類人——利用軟件形成虛假注冊和認證,每天可注冊并賣出幾萬個垃圾賬號。這些賬號能用來從事電信網絡詐騙等活動,沖擊現有信用體系。 第三層主要圍繞“信息”。非法售賣個人信息進入公司化運作,第四類人——大規模買賣身份證、銀行卡等,用以刷單、刷票房等。很多大學生成為雇傭軍。 最底層則充斥著詐騙、騷擾、盜號等常見電信網絡犯罪行為。一些擁有心理學博士學位的人精心編排行騙劇本,更專業地攻破受害人防線,諸如詐騙導師等第五類人層出不窮。 討論中,有同事分享了騰訊在今年初發布的移動支付網絡黑色產業鏈年度報告。2015年以來,移動互聯網詐騙更加高技術化。不法分子無須花時間誘騙受害人轉錢,直接通過偽基站發送各種木馬釣魚短信。用戶點擊后,手機木馬隨即盜取用戶個人信息。不法分子借機登錄用戶電商平臺購物,并賣掉套現。整個過程中,用戶幾乎毫無感知。 2點半、3點、3點半……熱議中,幾位“特工”看到未來挑戰。“從2013年初進入安全團隊,我的‘作戰’技能不斷刷新,”天贊說,自己最近正接受反詐騙數據化、技術化等訓練。5點,還要參加“雙11”突發事件的安全應急培訓。 手機工作群不斷更新信息,同事們正陸續上傳今天10起案件的處理簡報:1號案件,犯罪場景切割化,軟件開發者聲稱不知道軟件用作詐騙。目前對此問題的監管還是空白。8號案件,線人提供新線索,某團伙在聊天群組織誓師大會,針對“雙11”部署詐騙計劃……就在天贊想繼續詢問時,手機響起。湖州警方告知,之前的詐騙案有了新線索。 6點20分,接完電話,手機只剩10%的電了。“中午才充過一次。”天贊搖搖頭,每天600分鐘真不夠用。( 黃 超) |
相關閱讀:
- [ 10-25]羅源縣婦聯以“網絡+平臺+機制”多元化調解模式助推婦女維權工作
- [ 10-25]第九屆全國大學生海洋知識競賽(網絡賽區)晉級名單出爐 廈門大學胡俊彤成功入圍!
- [ 10-25]廈大胡俊彤網絡參賽成功晉級全國總決賽
- [ 10-25]村民發表《奪地風波》引鄉鄰風波 構成網絡侵權
- [ 10-25]2016年十大網絡流行語,你“懂”幾個?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