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視點 本報記者 張夢然 第一個得傳染病并開始散播病毒的患者,被醫學界稱為“零號病人”。 1981年6月,美國亞特蘭大疾病控制中心在《發病率與死亡率周刊》上介紹了5例患者的病史,這是一種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疾病,首次正式記錄在案。1982年,該病被命名為艾滋病,全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至1984年,HIV病毒才被證明為艾滋病發病的原因。 艾滋病“零號病人”據認為是名叫蓋特恩·杜加斯的加拿大航空乘務員,工作性質讓他常年在世界各地穿行。許多人認為,早期的艾滋病感染者都與這位“零號病人”有直接或者間接的性接觸,這些感染者分布在美國不同的城市中。 據《科學美國人》27日文章稱,所謂HIV“零號病人”竟是一次重大誤判!證據就是最新出爐的艾滋病毒基因分析。 被粗暴標記的“零號病人” 1984年,杜加斯因艾滋病逝世。幾年后,記者蘭迪·希爾茨撰寫了《世紀的哭泣》一書,提及“零號病人”的姓名,但書中稱,艾滋病是否由他帶到北美仍然存疑。而媒體在對這本書報道時,暗示他就是此地艾滋病疫情的“源頭”,當時《紐約時報》頭版竟用《那個帶來艾滋的男人》作為標題。 盡管曾有科研人員認為,這樣簡單粗暴地標記“零號病人”缺乏科學依據。但實際情況卻是,媒體和公眾已經開始不可控制地詆毀杜加斯的“罪行”。20世紀80年代后期,杜加斯私生活“臭名昭著”的形象凝固在公眾意識里,他的名字也一直和HIV“零號病人”畫上等號。 然而,英國《自然》雜志26日在線發表的一篇遺傳學論文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其實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從加勒比地區“空降”到美國紐約,導致了艾滋病在整個北美的流行。 時隔30年后,科學家終于利用最新技術手段,并結合歷史和基因組分析,還了被錯認的“零號病人”一個清白。 基因組分析洗清“罪名”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邁克爾·沃羅貝及其同事,此次對8個全基因組進行了測序。這些基因組來自上世紀70年代采集于美國的原始血清樣本。研究人員從血樣中分離出了幾乎完整的HIV基因序列,結果表明,病毒在該時期就已經具備了基因多樣性,這很可能來自加勒比地區先前的疫情。 研究人員還復原了所謂“零號病人”的HIV-1基因組,再從早期分離出的HIV病毒進化樹來看,杜加斯血液中的HIV基因,處于HIV進化樹的中間偏后,他基因組中的HIV并沒有任何特別之處,亦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他就是HIV病毒感染的第一人。當然,他更不是這種病毒在整個北美傳播的關鍵人物。 換句話說,沃羅貝團隊的最新基因組分析表明,所謂“零號病人”的HIV-1基因組,只是當時典型的美國病毒株,并非HIV病毒在美國多樣性的基礎。 從“O”到“0”的以訛傳訛 更匪夷所思的是,沃羅貝團隊還發現,這名患者其實只是被稱之為O病人——因為他來自“加州以外(Outside of California)”地區,簡略的用了開頭字母O,但隨后訛傳成了數字0。這一驚人的筆誤也同樣出現在大量科學文獻中,以致人們至今仍然普遍相信這個“零號病人”的故事。只是一直以來,研究人員從未找到所謂“零號病人”是首個感染HIV-1病毒的病人的任何證據。 HIV-1毒株M組B亞型在北美的出現,標志著HIV/AIDS疫情的關鍵轉折點,但此前人們尚不清楚這事件的具體細節,僅僅是簡單標記了一個“零號病人”,并讓這個稀里糊涂的答案持續了近30年。 論文作者表示,新研究使用了早期存檔的完整病毒基因組,并將其置于歷史背景下分析,這是非常重要的。倘若技術手段無法做到這一點,也就無從發現這個HIV/AIDS疫情早期標志性事件的詳情,亦不可能糾正歷史對“零號病人”的誤判。 |
相關閱讀:
- [ 10-21]永安市多舉措開展防治艾滋病宣傳教育活動
- [ 09-30]漳浦組織涉毒人員集中學習防治艾滋病 培訓再就業
- [ 09-18]南昌高校學生艾滋病例135例 男男同性性傳播占八成
- [ 09-13]福建上月甲、乙類傳染病12650例 9人死于艾滋病、肺結核
- [ 09-05]金龍街道“五措施”開展艾滋病防治宣傳服務
- [ 09-01]廈落實艾滋病免費治療 實施三級隨訪管理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