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珠海11月1日電 題:高端航空航天裝備震撼亮相:珠海航展“高精尖”幾多亮點!
新華社記者

11月1日,航天員景海鵬在天宮二號祝賀航展開幕。當日,在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開幕式上,正在天宮二號執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通過視頻給中國航展20歲生日發來祝賀。新華社記者梁旭 攝
航天員通過大屏幕為現場觀眾送上來自天宮二號的祝福,伴隨著巨大的轟鳴,兩架殲-20呼嘯而過、劃破長空。11月1日,第十一屆中國航空航天博覽會(以下簡稱“珠海航展”)在萬眾期待中正式拉開帷幕。
軍工企業整裝亮相,全能導彈、反隱身雷達“帥氣”登場……被軍迷們稱為“航展明星”的諸多國際化新型裝備正式揭開了神秘面紗。在40多萬平方米展區里,全球700余家參展商,不僅規模空前,更亮點紛呈。
從“辦好航展”到“用好航展”,“越來越專業的展會”不僅代表了中國乃至全球頂級航空航天裝備的水平,更見證了我國航空航天業從望塵莫及到同臺競技的歷史跨越。
“20”系列裝備震撼亮相 跨越式發展引關注

這是航展靜態展示區的運-20大型運輸機(11月1日攝)。 11月1日,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簡稱中國航展)在珠海舉行。 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運-20大型運輸機、殲-20戰斗機、“鶻鷹”戰斗機等我國最先進的“20”系列跨代裝備,在此次珠海航展閃亮登場。
殲-20飛機是適應未來戰場需要、我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隱身戰斗機。該機將進一步提升空軍綜合作戰能力,有助于空軍更好肩負起維護國家安全的神圣使命。
“近年來,中航工業實現了我國航空武器裝備的跨越式發展,使我國躋身世界少數幾個能系列化、網絡化、多譜系自主研制先進航空武器裝備的國家之列。”中航工業集團總經理譚瑞松表示。
圍繞航空防務、民用飛機、直升機、通用航空等七大專業主線進行統一布局,僅中航工業就展出了11大類160多項核心航空產品和系統,其中57項為首次展出。
除“20”系列跨代裝備外,“龍”系列、“影”系列等五大系列高端無人機,以及殲-10戰斗機的重大發展型殲-10B、高級教練機、新型導彈等,全面展示由制空作戰、預警指揮、遠程投送等力量組成的空中作戰裝備體系。
八大軍工齊上陣 “高精尖”們有文章

11月1日,參加第十一屆中國航展的殲-20飛機進行飛行展示(拼版照片)。當日,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簡稱中國航展)在珠海舉行。空軍試飛員駕殲-20飛機進行飛行展示,這是中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隱身戰斗機首次公開亮相。新華社記者梁旭攝
當殲-20劃過長空,國際同臺競技取勝的高端“網紅”導彈、快速發射的新銳火箭、高精度超聲速反艦導彈、系列無人機家族……這些高精尖裝備讓各路軍迷直呼過癮。
在航天科工展區,一塊演示防務對抗體系仿真系統的大屏吸引了眾多關注。人們紛紛在展臺前拍照、流連,不一會兒展館前就排起了長龍,許多軍事發燒友們都迫不及待地想體驗一把。
此次航展,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展出由防空、海防、對地打擊、無人作戰、預警與雷達、空間應急、后勤保障七大體系組成的全域攻防裝備體系,以及防務對抗體系仿真演示系統等50個展項,展現我國導彈工業“領跑者”的風采。
新一代中近程導彈武器系統FM-3000,無人機、直升機克星FL-2000C,“全能選手”FD-2000……在防空體系中,航天科工展出的導彈武器裝備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不遠處,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展區內,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實物旁,長征家族的全系列火箭如哨兵一般,筆直地挺立在展區中央,接受著大家的“檢閱”。
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還在太空中遨游,長征火箭和快舟火箭先后邁出商業航天的戰略步伐,普通人離自己的太空夢也不再遙遠。航天員在天上一飽眼福,航展的觀眾們也能借此機會好好體驗一把。
據介紹,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攜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實物、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新一代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以及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等模型參展,它們當中大部分屬首次參展。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表示:以中航工業、航天科工、航天科技、中國電科、中國電子、中國兵工、中國兵裝、中國航發等為代表的軍工央企,在此次航展上展示了我國航空航天產業加速發展的成果,挺起了中國航空航天強國的關鍵脊梁。
飛行表演“巨星”登場 航展就像“看大片”
每屆航展上,特技飛行表演隊都是當之無愧的“巨星”。中、俄、英、巴4國空軍將同臺獻技,這也創下參加珠海航展的外軍飛行表演隊及飛機數量之最。
據主辦方介紹,除軍方飛行表演隊外,空客A350、灣流G650ER、蘇霍伊SSJ-100、龐巴迪CS300等民用明星機型也將在珠海一一亮相。
對軍迷們來說,這次航展的收獲除了能看到“天上飛的”,更能目睹那些“地上跑的”和“平時看不著的”。主辦方專門開辟了7萬平方米的區域作為地面裝備動態演示場地,屆時裝甲坦克、防務型突擊車、越野車等10多個型號的裝備將爬縱坡、過壕溝,為觀眾帶來一場身臨其境的“戰爭大片”。
除一系列先進機型、裝甲戰車以及火箭、導彈、雷達外,以新興際華集團為代表的防務周邊產品和軍民融合成果的展示也是本次航展的重頭戲。
珠海航展公司董事長周作德認為:珠海航展已經由過去單純的航空航天博覽會,蛻變成為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防務展”。從航展長遠發展來看,首次開辟動態演示區,讓珠海航展更有底氣與世界知名航展“拼肌肉、秀實力”。
從“看熱鬧”到“觀門道” 航展20年見證航空航天自信
“展臺只有18平方米,除了模型、照片外,還有幾個景泰藍的瓶子。”談起30年前中航工業的產品首次走出國門參加國際重要航展的情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國際事務部部長劉林依然感慨萬分。
從8000平方米,到超8萬平方米的龐大規模。經過20年的發展,今天的珠海航展已經吸引了來自4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50多位知名航空航天專家。從“看熱鬧”到“觀門道”,航展規模擴大的背后,實質是專業性的提升。
本屆珠海航展,境外展商數量接近全部參展商比例的一半。除美國、俄羅斯、法國、加拿大等國家外,奧地利首次組織國家展團參展,高端國際空間合作更加密集。
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副秘書長艾格曼表示:“中國航空航天業在復雜國際市場背景下的創新和重大突破,體現了對全球化航天事業的思考與引領。”
今天的珠海航展,已經同巴黎航展、范堡羅航展、新加坡航展、莫斯科航展一道,躋身世界五大航展之列。
談起20年前的辦展經歷,珠海航空產業園管委會副主任周樂偉告訴記者:如今的“當紅小生”曾經也有過四處求人辦展的經歷。他表示:“以前的航展看熱鬧的人多,真正的買家少。從愿意來參觀,到愿意來參展”,珠海航展用了整整20年。
如今,隨著我國國防工業和航空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更加成就了珠海航展品牌的核心價值及吸引力。
20年后再出發,一個嶄新的珠海航展正向世界航展之巔邁進。(記者陳芳、肖文峰、葉前、胡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