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1日電 題:“反智主義”泛濫,是真傻還是裝傻 新華社記者 吳黎明 一旦當選總統,將在美墨兩國邊境修建一堵隔離墻,并且還要讓墨西哥政府為此買單——這是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去年開始參選時宣布的“施政綱領”之一。他這“驚人之語”至今仍讓世人“津津樂道”。 其實,當初所有人并沒對此當回事,認為不過是特朗普這位“大嘴”商人兼脫口秀主持人靠出位反智言論吸引一下眼球,最終只會是曇花一現。想不到,一年多來,特朗普正是靠著種種“不靠譜”的言論一路過關斬將,不但殺出重圍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而且頻頻依靠“下三路”戰術把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搞得狼狽不堪。 希拉里也有讓人側目的言論。比如,她曾公開稱特朗普的支持者中有半數是“一群無恥之徒”,引來多方的強烈批評。此外,她還稱特朗普是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傀儡”,奧蘭多夜總會槍擊案的兇手就是來自特朗普的老家……這些話格調不高,起碼不是一個成熟政治家應該說的話。 一年多來,美國大選“槽點”紛呈,拷問美國和西方制度成為全球性話題。墨西哥總統培尼亞·涅托曾把特朗普的論調與希特勒作比。“特朗普的崛起證明我們的政治制度失靈了,”《華盛頓郵報》如此驚呼。 “特朗普現象”的本質是什么?反智主義是其中一大特征。法國《費加羅報》網站的文章總結說,特朗普“故意口無遮攔,說些蠱惑人心的話,提出荒誕過分的建議,經常讓人覺得他馬上就要失敗,卻一路高歌猛進走向勝利”。 美國歷史學家理查德·霍夫施塔特在其《美國生活中的反智主義》一書中指出,美國人有著根深蒂固的反智主義傳統,信奉“你越聰明有知識,你越適合撒旦的需要”。反智主義體現在兩個方面:對于智性和知識的反對或懷疑,對于知識分子的懷疑和鄙視。 而選舉最樸素的初衷是什么?是選出一個對人民負責、對國家負責,有智慧、有能力的領袖。而反智主義卻反其道而行之,奧妙在哪里呢? 為了迎合這種反智傳統,政客們奇招迭出。他們或是真傻,或是裝傻,抑或是兼而有之,其目的都一樣:選票至上。為了贏得選舉,可以裝瘋賣傻,可以沒有底線。 縱觀美國選舉歷史不難看出,反智主義并非特朗普“獨家秘訣”,而是源遠流長,具有普遍性。有學者分析發現,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政治反智主義傾向暗流洶涌,釀成了反對書本、反對知識、反對媒體、反對知識轉播者的“海嘯”,一些政治家們把自己打扮成“越無知越愛國”的代言人。 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對國內和國際事務幾乎一無所知的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佩林曾因其反智傾向而快速走紅。佩林最有名的“政見”是,要把1200萬居留美國的非法移民拘捕遣送,把伊拉克戰爭稱之為“上帝賦予的任務”。奧巴馬的妻子米歇爾在替丈夫拉票時,談的不是奧巴馬如何聰明能干,而是奧巴馬如何像一個下里巴人,“每天早晨醒來都有口臭”。 在網絡新媒體時代,反智主義又有了新功能,那就是能讓政客成為“網紅”,吸引選票。特朗普曾在推特上轉發意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的名言。當全國廣播公司的查克·托德在《與新聞界對話》電視節目中追問此事時,他說,這是誰的名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得到關注”。當然,希拉里也不甘示弱,不時拿特朗普的發型與花邊新聞“開涮”,吸引民眾關注。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刊文指出,新政治正在變成建制派與反建制派之間的對抗。在西歐的許多國家也出現同樣的模式,反建制的政黨抬頭,比如意大利五星運動黨、法國國民陣線、西班牙“我們可以”黨和德國選擇黨等。 從深層次看,反智主義與反建制思潮異曲同工,折射出美國社會面臨的危機。美國《華盛頓觀察》周刊指出,“特朗普現象”所代表的反智和孤立主義思潮,本身也是今天美國選民對經濟、生存和安全恐懼的折射。 當前,美國貧富分化加劇,社會分層、二元分割嚴重,財富越來越向少數人手里集中。皮尤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顯示,美國中產階級家庭所占比例從1971年的61%減少到目前的49.4%。同時,2014年美國總收入的43%進入中產階級家庭,大幅低于1970年的62%;總收入的49%進入富裕家庭,大幅高于1970年的29%。實際上,“反智主義”反的不是“智”,而是“有智的人”“有錢的人”,本質是平民階層對于精英主義的一種“消極、不合理但是激進”的反抗。 隨著美國大選進入關鍵階段,亂象叢生,愈演愈烈,反智只是冰山之一角。亂象向世界展示了美國民主制度的種種缺陷,其背后的“美國病”重創了西方的聲望。正如《金融時報》所指出,無論誰最終入主白宮,有關這場選戰的記憶將很難消除——“它向其他國家展示了一個混亂、分裂、受騙的美國”。 |
相關閱讀:
- [ 02-26]一些自媒體深諳此道,為了謀利成為反智主義的新陣地
- [ 02-24]自媒體何以成為反智主義新陣地
- [ 11-20]反智反精英反強者的微博狂歡
- [ 12-20] “對抗語文”還是拒絕反智?
- [ 12-15]質疑大學教育可以,但不能走向反智
- [ 09-15]“在家上學”引網友熱議 是明智還是反智?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