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2日電(記者 柳絲)回望過去一年來的歐美政治版圖,震撼事件一樁接一樁,上演了新版“拍案驚奇”:美國總統選舉殺出“黑馬”特朗普,英國公投選擇“脫歐”,德國總理默克爾領導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在地方選舉中屢敗給極右政黨,極右翼政黨在法國大選中崛起…… 透過現象看本質,這些事件中隱含一個共性:新一輪民粹主義崛起,成為影響歐美政局的一股巨大力量。雖然民粹主義在不同國家、不同歷史階段有不同表現形式,但英國薩塞克斯大學歐洲研究院當代研究所的保羅·塔格特教授在《民粹主義》一書中寫道,民粹主義是“晴雨表”,透過它,可以診斷政治體系的健康狀況。 眼下,民粹主義陰云籠罩西方,恰恰表明西方政治體系某些方面出了問題。究其根源,中產階級萎縮、貧富分化加劇是主要因素。 麥肯錫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至2014年,發達國家65%以上家庭的實際收入水平已經停滯不前或出現了下降,波及大約5.4億人。 根據美國官方數據,美國最窮的20%人口的收入僅占全民總收入的3.1%,而最富有的20%人口的收入占到51.4%。 在美國,當前民粹主義主要源于人們對日益加劇的經濟不平等問題的不滿和憤怒:他們痛恨現有經濟體制,認為這一體制讓富人更富,窮人更窮;他們擔憂移民搶走他們的工作;他們認為政客們只在乎選票,卻忽視了大多數人的利益。 “政治圈外人”特朗普正是利用此點,把自己化身這種民意的代言人。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曾采訪了31個城市的150名投票給特朗普的選民,他們表示,所投的其實不是特朗普這個人,而是他們自己的情緒、內心、意見等。 美國微軟全國廣播公司(MSNBC)電視臺還做過這樣的統計:特朗普的支持者幾乎全是白人,超過70%年收入少于10萬美元且低于共和黨人平均水平,43%只有高中及以下教育水平。這些白人、男性藍領工人也被稱為“憤怒的一群”,也是一批過去不愿投票的“沉默的大多數”。 “特朗普不是我想選的人,但我不能選希拉里?!痹S多人選特朗普是因為對希拉里不滿,有的選民稱其“不誠信”,“電郵門”事件“非常不光彩”。維基揭秘網站不斷披露希拉里的負面信息。于是,此次美國大選讓很多選民陷入差中選差的困境。據多項全國民調顯示,希拉里和特朗普是美國近現代歷史上“最不受歡迎的總統候選人”。 大西洋東岸,支持英國脫歐的人和特朗普的支持者有許多相似特征:他們大多數是上了年紀的人,以白人居多,更多的人生活在鄉村,而且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于中等水平。他們對現狀不滿,有被現有制度拋棄的感覺,對移民涌入感到恐懼。 布魯金斯學會美國和歐洲研究中心負責人菲奧娜·希爾認為,美國和英國之間的相似性證明了政治草根對政治精英階層“憤怒的程度”,同時在“反權勢集團、反全球化和反移民”問題上有著相同看法。 民粹主義在歐洲似乎更加興盛。幾年來,歐洲接連遭受金融危機、債務危機與難民危機三重打擊,經濟衰退和社會矛盾疊加,歐洲人不僅面臨經濟困境,還面臨身份和文化認同的矛盾,歐盟內部也分歧嚴重。歐洲政策分析中心高級研究員雅各布·格里吉爾在美國《外交》雙月刊撰文指出,歐洲陷入了二戰以來最嚴重的政治危機。在歐洲各地,隨著各種民粹主義和“疑歐”勢力獲得廣泛支持,傳統的政治黨派已經失去吸引力。 隨著民粹主義在歐美發酵,見風使舵的政客們為了選票紛紛高舉保護主義和孤立主義旗幟。這儼然成為民粹主義的新后遺癥。 法國剛剛舉行的中右翼政黨共和黨初選電視辯論話題重點集中在就業、安全和移民三大議題,這些都是當前法國社會的焦點關切。同樣的,在美國總統選舉中,就業、安全和移民也是競選人用來“刺激”或“迎合”選民情緒的重點。在三場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中,希拉里和特朗普就不止一次將“某某國家偷走了工作”掛在嘴上,特朗普的“要在邊境修墻”“要嚴格審查入境移民”等論調充滿民粹主義思想。 這種政治上逆開放大勢、經濟上用貿易當替罪羊、把移民當出氣筒的民粹主義政治,已經給世界穩定發展帶來諸多不確定性,給全球經濟帶來負能量。法新社指出,推動特朗普競爭總統以及推動英國脫歐的勢力將讓已經陷入危機的全球經濟進一步停滯。 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上月初在華盛頓開會時就此發出警告,一些民粹主義政客正在鼓吹和渲染反全球化以及反自由貿易情緒,這可能給全球經濟帶來威脅。無獨有偶,在隨后舉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秋季大會上,全球財政金融領袖們紛紛對如今日益抬頭的反全球化民粹主義情緒表達了擔憂。 歐美大面積地陷入民粹主義,西方政治制度和經濟體系顯然陷入了一種新困局。如任其發展,這絕非世界之福,對西方社會乃至全世界都將是不穩定之源。 |
相關閱讀:
- [ 10-23]島內民粹大亂斗 謝金河:大家一起弄死臺灣?
- [ 10-11]洪秀柱批蔡英文當局:只會用民粹騙選票
- [ 10-10]工商界向蔡英文喊話:過度民粹化政治化影響企業投資
- [ 10-08]選舉一套選后又一套 民進黨操弄民粹自吃苦果
- [ 08-15]美國民粹政治會埋葬TPP嗎?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