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注重抑制資產泡沫不是貨幣政策轉向信號
2016-11-07 09:05:04?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李霖 我來說兩句 |
經濟日報原標題:業內人士認為,轉型升級需要相對穩定的宏觀環境——注重抑制資產泡沫不是貨幣政策轉向信號 [熱點聚焦]在去杠桿的背景下,貨幣政策不會過于寬松來刺激經濟,也不會突然大幅收緊。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需要時間,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包括穩健的貨幣政策予以支撐。可以預期的是,今后貨幣政策將更加穩健、中性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時表示,要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同時,注重抑制資產泡沫和防范經濟金融風險。會議將貨幣政策與抑制資產泡沫結合起來,引起了市場的關注。應該如何理解這一表述?這是否意味著貨幣政策重心發生轉變甚至轉向? 抑制泡沫防控風險 “近期,部分城市房價上漲較快,當前提出抑制資產泡沫主要考慮的是這一因素。”包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華而誠認為,資產泡沫會影響金融穩定,因此需要引起重視。 數據顯示,9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64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上漲,部分熱點城市漲幅達到三四成。與此同時,個人住房貸款增速明顯較快。前三季度全國個人住房貸款增加3.63萬億元,同比多增1.8萬億元,尤其是在7月份,房貸占據新增貸款的“大頭”,而企業貸款甚至出現了少見的負增長。 短期內,個人住房貸款迅速增長引起了不少擔憂。一方面,流入房地產領域的資金增多,成為了房價上漲助推器;另一方面,個人住房貸款短期過快增加,也增加了金融體系的風險。 “目前居民加杠桿還是有空間的,風險可控,但短期過快增加也會加大風險。”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目前,我國住房按揭占GDP的比重在25%左右,相較美國40%以上的水平,我國居民加杠桿仍有空間。但短期增加過快的話,風險不容忽視。從銀行體系來說,大多數銀行今年都把住房按揭作為重點,在有效地滿足居民的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的同時,也出現了假按揭、首付貸等情況,這些違規行為有可能加大將來違約的風險。 溫彬認為,在全球量化寬松以及負利率的背景下,中國利率水平降低有利于降低投資消費門檻,降低成本,有助于擴大投資消費。“但在杠桿率運用上要謹慎。”溫彬認為,杠桿率包括居民部門和企業部門,企業通過銀行負債,加大經營財務風險。居民部門杠桿率過高,又會導致資產膨脹,利用高杠桿率進行投機炒作,就會助長泡沫。所以無論是企業部門還是居民部門,在保持低利率的水平下,對加杠桿要保持謹慎態度。 此外,金融機構的加杠桿行為也需要引起重視。溫彬介紹,如在債券投資方面,一些金融機構期限錯配,用短期資金投資較長期的產品;還有一些加杠桿的行為,如金融機構把融資買入的國債反復進行質押融資后再投。這都在無形之中加大了金融機構的流動性風險。 貨幣政策并未轉向 “穩健仍是貨幣政策主基調。”華而誠認為,在去杠桿的背景下,貨幣政策不會過于寬松來刺激經濟,也不會突然大幅收緊。抑制資產泡沫更需要搭配宏觀審慎政策。 前三季度,宏觀數據雖然顯現出一些積極跡象,在溫彬看來,當前中國經濟企穩向好的基礎并不牢固。因此,貨幣政策仍要保持穩健,不能使得利率大幅升高或者流動性出現較大波動,而是應當繼續支持實體經濟,鞏固好前三季度的積極勢頭。 從貨幣政策工具的使用來看,從2014年11月至今年2月底,央行頻頻使出降息降準等工具,但最近半年多來卻再未降準降息。取而代之的是在公開市場上更為頻繁的操作。 如在11月3日,央行再度進行了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這已經是央行年內第十四次開展MLF操作。今年2月底以來,MLF疊加逆回購的“小步快走”模式取代了去年多次的降準降息,同時再輔以其他貨幣政策工具,使得今年市場流動性處于適度狀態。 “央行‘縮短放長’等措施也能減少金融機構在債券投資方面的期限錯配和加杠桿行為。”溫彬表示,包括把商業銀行理財納入到廣義信貸來統一考量,也有助于抑制金融機構債券投資加杠桿行為帶來的流動性風險。但下一階段還是有充足的貨幣政策工具和手段確保整個市場流動性的穩定。 恒豐銀行研究院執行院長董希淼也預計,今后貨幣政策將更加穩健、中性,進一步放寬流動性,如降息降準的可能性大大下降。 結構性改革仍須加力 “未來經濟增長主要依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提高經濟潛在增長率。”華而誠認為,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需要時間,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宏觀環境,包括穩健的貨幣政策予以支撐。 華而誠認為,目前各國已經意識到過度使用貨幣政策會產生負面效應,也了解必須搭配使用財政政策及結構性改革,但是在實施時阻力重重。與之不同的是,中國可以使用積極的財政政策與穩健的貨幣政策共同發力,實現中國穩增長同時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標。 針對房價問題,溫彬認為,房價走勢出現了分化,因此調控政策要體現差異化,如在首付比的設置上,要體現出不同城市和地區的差別,要在三四線保持較低的水平,降低城市化的門檻。同時,對于一線和個別二線城市的剛性需求要保障,對投機炒作則應進一步限制。更需要注意的是,當前一些宏觀調控手段包括限購、提高首付比等,都是短期動態的手段,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需加大一線城市土地供應,建立住房保障長效機制。 還有專家建議,要進一步加大金融對“雙創”企業的支持,進一步發展直接融資,加快發展民營銀行等,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同時,還需要深化國企改革,改變部分國企的預算“軟約束”,出清僵尸企業,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經濟日報記者 陳果靜) |
相關閱讀:
- [ 11-03]美元對多數主要貨幣匯率2日下跌
- [ 11-01]津巴布韋推出替代貨幣 曾發行100萬億1張津元紙幣
- [ 11-01]英國央行貨幣政策料將按兵不動 脫歐影響或不如預期嚴重
- [ 10-31]貨幣政策方向未變 “抑制資產泡沫”成為新考量
- [ 10-31]中央定調經濟工作:貨幣政策要抑泡沫防風險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