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符 靜 通訊員 胡曉晶 不用交押金,憑個人信用就能借用雨傘、充電寶等物品,還可以直接住酒店……這樣的便捷在烏鎮景區已經實現。昨天,烏鎮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和螞蟻金服簽約,烏鎮景區將繼續深化與支付寶、口碑、芝麻信用的合作,共同打造國內首個“智慧+信用”景區。這標志著烏鎮景區在智慧景區建設上又邁出了堅定的一步,將智慧旅游推向一個全新的高度。 螞蟻金服,助力“智慧+信用”景區 何謂“智慧+信用”景區,記者實地體驗了一番。舉個簡單的例子:昨天臨近中午,記者在烏村時發現手機快沒電了,就來到附近的烏村村委會游客服務中心,前臺領班錢臻華表示,可以借給記者一個充電寶。按照提示,記者打開手機支付寶,掃了擺在前臺上的“信用借還”二維碼,頁面跳出后,點擊充電寶圖標,確認借用,前臺工作人員就拿給記者一個充電寶,整個過程只用了幾秒鐘。充好電后,記者已經來到西柵景區游客服務中心,把充電寶還到這里就可以了,工作人員輕掃二維碼片刻間完成歸還。 “以前我們都是收現金的,游客如果要借用,需要交30元押金,歸還時要等待系統確認再退還押金,游客可能需要等待一會兒?!卞X臻華說。如今實現信用借還,借和還的過程花費時間總共不到一分鐘。 目前,芝麻信用評分在600分及以上的游客,在烏鎮西柵景區內還可以免押金借用雨傘和出入證,今后嬰兒車、拐杖、輪椅等也將逐步實現信用借還。同時,烏鎮酒店也已經開始實現免押金信用住,免去了交押金、查房等繁瑣手續。目前,芝麻信用借還點已經覆蓋烏鎮西柵景區游客服務中心、酒店、餐飲場所等地,共計50個。 烏鎮景區和螞蟻金服昨天的簽約,意味著雙方將進一步深化合作。簽約后,100個信用借還點將在烏鎮西柵景區和烏村度假區全面鋪開,1000把雨傘、500個充電寶,將讓烏鎮的游客和生活在烏鎮的居民再也不用為雨天忘傘、手機沒電而煩惱。 “未來,烏鎮景區將與螞蟻金服一起將信用服務覆蓋到更多的場景,同時探索推進VR應用、人工智能等更先進更智慧的服務在烏鎮景區的應用,打造未來景區建設的標桿?!睘蹑偩皡^信息化部總經理葛偉說。 芝麻信用副總經理俞吳杰坦言,芝麻信用有助于緩解游客排隊等候,提升游客的服務體驗。信用借還的能力會逐步開放給更多的景區以及有租賃借還業務的商戶,讓守信的游客和用戶享受到更好的信用便利、更優質的信用服務。 烏鎮作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自2014年至今,不斷和互聯網進行融合創新,打造智慧烏鎮。2014年,烏鎮景區開通支付寶錢包“條碼支付”功能,解決了商家找零的繁瑣,如今,烏鎮景區已經實現了支付寶100%覆蓋,總計200家商家全部支持支付寶,包括游客中心、劇院、酒店、餐廳、超市、小吃店等。 今年初以來,一半以上的烏鎮景區餐廳、超市便利店入駐了支付寶的“口碑”頻道并紛紛開通口碑智能點餐,打造互聯網化的“微笑餐廳”。游客只需用支付寶掃一掃就能在線點餐,不僅方便快捷,也讓商家節省了人力成本、提升了運營效率。后續“口碑”將借助互聯網平臺的流量和數據能力幫助商家持續提升運營和營銷能力。 烏鎮也將與支付寶一起積極打造未來商圈——“烏鎮商圈”,游客只要打開支付寶,點擊口碑輸入“烏鎮”即可了解烏鎮景區內各類商家詳情,快速支付埋單。 智慧應用,升級旅游體驗 早在2003年烏鎮西柵景區規劃建設初期,整個西柵景區范圍內就完成了主干光纜的覆蓋,這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的網絡需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15年,烏鎮加大了對景區內全覆蓋免費WiFi的優化升級,做到WiFi信號景區全覆蓋、連接無死角。在擁有一流網絡設施的基礎上,烏鎮景區近三年在智慧景區建設上不斷銳意進取,結合游客實際需求,推出了許多不同的智慧應用,除了電子化支付,還包括多功能、移動化的電商平臺,無紙化的景區導覽,智慧化的叫車、找車應用等。 據了解,多功能、移動化的電商平臺指的是,游客可通過烏鎮景區的“烏鎮旅游官方預訂”微信公眾號、烏鎮官方預訂網站、烏鎮手機網以及OTA等多渠道進行烏鎮景區電子門票、客房、套餐、語音講解、美食、特產等方面的自助購買和支付。無紙化的景區導覽指的是,通過地圖APP,游客可以在烏鎮景區內實現精準步行導航、明星語音導游、一鍵找點位、獲取活動實時信息等功能。另外,從今年4月起,烏鎮景區逐步在50余輛游覽車和150余艘搖櫓船上安裝了GPS和北斗雙模定位系統,并且設立監控調度室,通過精準定位實現車船的智慧調度,游客可以實現手機掃碼呼叫游覽車。這在全國算是首例。 |
相關閱讀:
- [ 11-07]探訪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
- [ 11-07]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宣傳片出爐,60秒讀懂烏鎮峰會
- [ 10-13]舉全國之力集世界智慧 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下月帶你相約烏鎮
- [ 10-13]舉全國之力集世界智慧 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下月帶你相約烏鎮
- [ 10-12]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11月16日開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