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打造“另類”金融生活
2016-11-09 10:49:29? ?來源:中國科技網 責任編輯:李霖 我來說兩句 |
互聯網經濟催生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智慧城市——浙江省杭州市——全國第一個實現公交移動支付的城市、全國第一個全市級開通地鐵手機購票的城市、全國第一個高速人工車道支持移動支付的城市……表象的背后是“螞蟻金服”大規模的支持,以及配合政府在政務服務、公共服務方面整體的互聯網化。不僅僅是杭州,如今,螞蟻金服正在助力整個浙江構建移動互聯網時代新的生活方式。 移動支付讓你出門無需帶錢包 今天,在杭州,移動支付讓人們生活變得更加便捷。前幾天,上海的阿福來到杭州,通過移動支付,嘗杭州菜、品龍井茶、看中醫、逛公園,吃、喝、玩、樂游一天,沒有用過一分錢的現金。 “在杭州,出門不需要帶現金,吃穿住行,只要有手機就能搞定。”螞蟻金服首席戰略官陳龍對科技日報記者說,這是新型智慧城市的一個標準。在覆蓋絕大部分線上消費場景的同時,支付寶正通過餐飲、超市、便利店、出租車、醫院、公共服務多種場景的拓展,激活傳統商業和公共服務,通過互聯網方式的營銷、大數據服務等,助力傳統商業和公共服務體驗的升級。螞蟻金服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杭州的餐飲門店有4萬多家,有2.2萬家可用支付寶買單,超過95%的超市便利店能使用支付寶付款,超過98%的出租車都支持移動支付。目前,上線的業務超過3000多種。 截至10月25日,浙江省非稅繳費,手機支付寶交易368.1萬筆,移動端每100筆交易,有92筆通過支付寶完成。從2011年到2015年,在全國337個城市中,杭州的數字普惠金融排名第一,其中在移動支付、征信領域、理財業務、投資和保險等各個領域,杭州都居于全國首位。G20之后,杭州“全球最大移動支付之城”的形象深入人心。 “云上銀行”讓你和銀行行長享受一樣的金融服務 “普惠金融”用馬云的話說,是讓銀行行長和一個普通的老太太能夠享受到一樣的金融服務,螞蟻金服已經令這樣的奇跡上演。 2015年6月25日,中國首批互聯網銀行——浙江網商銀行正式開業。這家銀行由螞蟻金服入股并主導成立。作為一家“跑”在云上的銀行,網商銀行基于金融云計算的架構,放貸不是由人決定,而是取決于機器和大數據。就是依托大數據的分析來給用戶“畫像”。你何時需要貸款,有否能力償還貸款,網商銀行將根據積累的大數據和建立的風險模型,實時甚至提前做出判斷。 3分鐘網上填寫申報材料,1秒鐘貸款到賬,整個過程零人工干預。截至今年6月25日,網商銀行開業一年來共服務小微企業170萬家,貸款資金余額達到230億元,戶均貸款金額不到4萬元。銀行接入金蝶、58趕集等50多家商業平臺,過去5年來螞蟻金服已累計為400萬家小微企業放貸7000億元。 參與制定了《G20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的陳龍說,中國普惠金融的發展,第一步就是給需要金融服務的人們、小微群體們輸出資金,第二步是向全世界輸出普惠金融的規則,最后則是把普惠金融模式和“中國生活方式”帶往全球。 信用免押模式讓你的人品可以當“錢”用 近年來,信用消費開始在杭州流行。芝麻信用是一家第三方個人征信公司,是螞蟻金服生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云計算、機器學習等技術客觀呈現個人和企業信用狀況,通過分析大量的網絡交易及行為數據,對用戶進行信用評估,以“芝麻分”來呈現個人信用狀況,分值范圍為350分—950分,分數越高,代表信用越好。 杭州地區開通芝麻信用的用戶已經超過406萬,超過270萬杭州市民通過芝麻信用的信用評估獲得金融服務。 杭州市聯手芝麻信用推出“城市信用報告查詢”服務,市民只需打開支付寶,通過芝麻信用就能隨時隨地查到自己的市民信用報告。目前,查詢人數據已經超過180萬。 目前,芝麻信用累計為超過900萬浙江居民提供了金融風險評估服務,撬動逾45億元授信額度;逾42萬人次使用信用住服務,累計免除預授權押金超過3.4億元;超過4.8萬人次使用信用租車服務,累計免除租賃押金近2億元。人與人、人與商業之間的關系因信用而變得簡單。 由此,辦事不排隊,消費有優惠,生活更智慧的智慧城市螞蟻金服模式浮出水面。 |
相關閱讀:
- [ 11-07]探訪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
- [ 10-13]舉全國之力集世界智慧 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下月帶你相約烏鎮
- [ 10-12]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11月16日開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