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9日新媒體專電 題:“代秒族”頻現,是網購幫手還是變相“黃牛”?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陽娜 張璇 隨著“雙11”臨近,各大電商平臺早早發力,陸續推出“秒殺”“秒搶”等促銷活動。近年來,“雙11”等不斷流行的網絡促銷節催生了一批“代秒族”“代拍客”。這種專門替網絡消費者進行搶購的服務是否合理?會不會影響網絡購物公平?會否造成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為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代秒族”:一張優惠券賺50元 “雙11”又要來了,不少網購達人早已把“購物車”裝滿,只等著11月11日凌晨那一刻開始搶購。實際上,如今“雙11”的戰線被拉得更長,淘寶、京東、亞馬遜等多家電商平臺早已陸續推出了贈優惠券、秒搶等相關活動。 上了一天班已沒有足夠精力在半夜守著電腦搶單,但又不想錯過這么好的促銷機會,怎么辦?適應這一需求,電商平臺上涌現了一些“代秒族”“秒殺客”,專門提供秒搶服務。 24歲的吳先生就是代秒族一員。他是一名在校學生,今年通過“代秒”優惠券,以50元價格賣出4張京東滿減300元的優惠券,賺了200元。 吳先生告訴記者,一次無意間在網絡上看到有消費者在收優惠券,就萌生了“代秒”優惠券的念頭,并在嘗到甜頭后專門開了兩個帳戶用于搶優惠券。 吳先生說,實際上一張券賣50元不算低,但照樣有人收。因為對于這些買家來說,用優惠券可以減300元,他們還相當于“賺”了250元。 對此,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在讀博士徐超說,不少平臺發放優惠券的時間不合理,又是限量發放,的確存在市場需求。 |
相關閱讀:
- [ 11-09]雙十一購物“后悔清單”:“爆款”衣服多閑置
- [ 11-08]廈預計"雙11"快遞1400萬件 直播VR購物是否打動你
- [ 11-08]“購物節”瘋狂也要張心眼 “剁手族”切記要電子發票
- [ 11-08]11月起中國游客在美國境內可使用支付寶購物
- [ 11-08]因公款購物問題 南平建甌4名村干部被通報
- [ 11-08]明星直播、VR購物體驗 “雙11”新模式打動你沒?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