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至6日,我國東北、華北和華東地區出現大范圍重污染過程。環保部發布消息稱,此次東北、華東地區大范圍的污染過程,始于11月3—4日黑龍江的哈爾濱、綏化和大慶一帶,重污染主要源于當地冬季燃煤采暖和生物質燃燒排放,是導致區域性大范圍重污染的“元兇”。 對此,黑龍江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副站長劉元海表示,判斷這團霧霾傳輸1600多公里影響華東缺少必要的科學依據。 那么5—6日,導致東北和華東地區霧霾的“元兇”究竟是誰?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柴發合研究員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環保部公布的判斷是專家組基于監測數據客觀分析、會商的結果。 他介紹說,5日下午,受東北方向氣流影響,污染氣團向西南偏南方向持續傳輸,經長春、沈陽至大連一線,跨過渤海灣到達山東半島,并在6日上午影響到江蘇和安徽北部地區。吉林、遼寧、山東、江蘇和安徽的部分城市PM2.5濃度受污染氣團傳輸的影響可能高達30%—50%。 柴發合說,當地冬季燃煤采暖是東北地區冬季霧霾的主因,秸稈焚燒時間集中,是某一時間段霧霾的主因。 據統計,東北地區冬季發生大范圍極重污染天氣過程,已連續出現了4年。無獨有偶,2015年11月7日起,遼寧省遭受大范圍霧霾。8日,全省14個市中,除丹東空氣質量良好外,其余13個城市PM2.5濃度全部“爆表”,沈陽市局地霧霾指數一度突破1400微克/立方米。 當時遼寧省環保部門對重霾主因的官方解釋是:燃煤污染、污染傳輸、靜穩天氣。其中,燃煤污染主要來自供暖,污染傳輸指東北風將上游的吉林、黑龍江地區重污染帶輸送至遼寧,再疊加上本地污染物。同時,東北三省秸稈焚燒未結束,加劇了空氣污染。 在今年11月7日,環保部公布的黑龍江省秸稈焚燒火點達415個,占全國總數的83%;哈綏高速呼蘭段404公里至421公里處以及肇東市五站鎮、黎明鎮、姜家鎮、肇東鎮、巴彥縣興隆鎮高速公路兩側均存在大面積焚燒秸稈現象。 此外,東北地區大氣污染物排放涉嫌超標企業對霧霾也有加劇作用。環保部在7日公布了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發現的39家東北地區大氣污染物排放數據異常、涉嫌超標企業,涉及沈陽、大連、鞍山、撫順、本溪、丹東、營口、葫蘆島、長春、吉林、四平、延邊、哈爾濱、齊齊哈爾、綏化、雞西、大慶、伊春、七臺河、牡丹江20個市(州)以及黑龍江農墾總局。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0日電) |
相關閱讀:
- [ 11-11]國務院發文復制推廣自貿區新一批改革試點經驗 監測“爆表”為何應急遲遲不啟動?——多地霧霾應對措施調查
- [ 11-11]監測“爆表”為何應急遲遲不啟動?——多地霧霾應對措施調查
- [ 11-10]霧霾天,責任不能跟著“霾化”
- [ 11-09]印度首都遭遇霧霾襲城 17年來最嚴重
- [ 11-09]霧霾來了,新德里喘不過氣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