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鄭州11月11日消息(記者任夢巖賀威通)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日有媒體報道,在河南鄭州市邙山生態園中,百畝山溝已經被違規填埋的垃圾填平,林木遭到掩埋,對當地生態造成極大破壞。而當地村民稱,這樣的違規填埋至少已經有半年多的時間。 而鄭州市城管局兩年前剛剛投入巨資對全鄭州3200輛渣土車安裝了衛星監控,為什么還是沒能阻止違規垃圾填埋?對于已經遭到破壞的地區,又該怎么辦? 距離鄭州市中心20公里的邙山生態園,是鄭州市西北部的一處生態綠色屏障。據村民反映,從半年前開始,就有大量渣土車滿載著建筑垃圾,開進園內山溝里瘋狂傾倒,一處百畝面積、幾十米深的深溝,只需半個月就能被填平,溝內栽種的樹木,都遭到“滅頂”掩埋。 村民張先生反映:“我就是這周圍村莊的,我知道,有倒垃圾,哎呀,把路弄得都不像樣,通往我們村有條路,垃圾堆得都把路都堆滿了,都是建筑垃圾和土什么之類的,下雨天路泥濘的沒法弄。(時間有)大半年、一年左右吧。反正現在溝都填平了?!?/p> 而且不僅是生態園中,大量渣土車經過村莊,掉落的垃圾、廢土,也給當地村民生活帶來極大影響,“晚上,拉一晚上,一車,一輛接一輛的車,特別多。路面上,(車上掉下來的泥土)幾公分厚,俺給他清理了,都掉在路上。”村民表示,也反映過,往環保單位打電話無人接聽,情況持續了好幾個月。 違規填埋垃圾處,位于鄭州市惠濟區古滎鎮轄區內,不過鎮政府工作人員再三向記者強調,他們不是職能部門,并不了解這一情況?!?/p> 記者隨后又撥打了惠濟區林業局的電話,對于當地村民反映已經持續近半年的違規填埋,工作人員說,這是他們頭一回聽說,未來會采取相關措施,“下一步一是加強宣傳力度,再一個就是加強巡查力度,現在24小時不間斷的巡查,對反映的這種情況,聯合相關執法部門?!?/p> 雖然林業局工作人員稱要聯合相關執法部門,加大查處力度,但他承認,目前還不知道渣土車管理屬于哪個執法部門,并強調,之前沒發現,是因為渣土車都是半夜傾倒,“已經破壞的,加大查處力度,如果要是對樹木造成損壞了,我們就及時通知森林公安,聯合森林公安進行查處。” 經過查詢,記者發現,鄭州市渣土車治理,屬于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固體廢棄管理處牽頭負責。據當地媒體2014年報道,當年鄭州市城管局投入1200多萬人民幣,為全市3200多輛渣土車裝上了北斗衛星定位系統,形成“綠色智能渣運管理子平臺”,可以跟蹤車輛行駛記錄,監管車輛的行駛路線和舉升狀態,實現了“規定的駕駛員在規定的時間按照規定的路線定點取土和定點卸土”。一旦渣土車違反規定,沒有在規定地點傾倒,就會觸動警報系統。而根據此前媒體報道,在生態園違規傾倒渣土的車輛中,除了多輛掛著“中國電建”標志的渣土車之外,還有幾十輛渣土車前往傾倒,有數量如此眾多的渣土車,行駛到邙山生態園內傾倒垃圾,城管部門投入1200萬建設的渣土車運營監控平臺有沒有及時發現呢?記者多次向鄭州市城管局發去采訪要求,截止記者發稿,得到的答復仍是,上報領導,正在調查之中。 近幾年來,針對渣土車帶來的各種問題,鄭州城市管理部門采取了諸多的監管措施,但還是未能解決渣土隨意傾倒的現象。數據顯示,在2013年,鄭州市區產生的建筑垃圾就達到了1億噸,此后呈逐年遞增的趨勢。這么大量的建筑垃圾,鄭州市目前的正規消納場很難消納。在出口不暢的情況下,嚴查渣土車違法無疑是治標不治本。關于這一事件調查的最新進展,中國之聲也將持續關注! |
相關閱讀:
- [ 11-06]武夷山朱子文化生態園朱子雕像完成安裝拼接
- [ 10-05]晉江鳳山生態園競技池10月7日、29日將舉行兩場大賽
- [ 09-26]煤礦工人變“綠色衛士” 網媒記者生態園里見證“黑”轉“綠”
- [ 09-12]莆田建國村:星星生態園 鄉村旅游好休閑
- [ 08-26]金鳳凰生態園董事長謝平妹專訪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