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公安部直接指揮下,上海警方成功打掉了一個在網上大肆編造散布虛假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嚴重損害國家形象的犯罪團伙。
近日,在公安部直接指揮下,上海警方成功打掉了一個在網上大肆編造散布虛假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嚴重損害國家形象的犯罪團伙,韓文財等6名造謠惑眾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尋釁滋事罪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今年6月底以來,一張名為《輿情員津貼獎金發放表》的圖片在微信群、微博等多種社交媒體上流傳。圖片顯示,獎金的發放單位是“部直屬第5分隊”,領取獎金的人員名字是諸如“空中堡壘”“梅雪飄香”這樣的網名,這些人領取的獎金總額高的有13800多元,少的也有7千多元。

上海市公安局網安總隊一支隊支隊長朱正峰:這份所謂的輿情員工資表,在網上迅速地擴散,從微信群到境內的多個網站論壇、微博博客,點擊數達八萬余次。
8月中旬,又有所謂的“輿情員北戴河會議”及“網絡輿情員內部會議錄音”等文件在網上擴散。
《輿情員津貼獎金發放表》和“輿情員北戴河會議”錄音在網上流傳后,引發廣大網民和境外媒體網站高度關注,產生嚴重負面影響。經過縝密偵查,一個以微信群為主要平臺,成員遍布全國20余個省份、大肆在網上制造散布謠言的犯罪團伙浮出水面。

在公安部指揮協調下,上海公安機關會同北京、內蒙古、遼寧、江蘇、重慶等地公安機關聯合行動,成功偵破此案,一舉將網名為“空中堡壘”的犯罪嫌疑人韓文財、網名為“梅雪飄香”的犯罪嫌疑人田玉霞、網名為“胡來”的犯罪嫌疑人仲超、網名為“活雷鋒啊小東”的犯罪嫌疑人魏志強、網名為“荷香秋韻”的犯罪嫌疑人陳明霞等6名團伙主要犯罪嫌疑人抓獲。
為發泄不滿刷存在感編造獎金表
那么,以韓文財、田玉霞等6人為骨干的犯罪團伙,為什么要編造這樣一份所謂的《輿情員津貼獎金發放表》和“輿情員北戴河會議”的錄音文件,并予以傳播呢?
經查,犯罪嫌疑人韓文財,51歲,中專文化,內蒙古通遼市某單位干部。他與長期居住在北京的田玉霞、大連人仲超、內蒙古豐鎮市人魏志強、重慶人陳明霞等,于2014年通過微信群結識,并因觀點立場相似而逐漸聚攏。
他們因工作不如意、生活空虛無聊等原因在微信群中頻頻就社會熱點話題發表言論,與一些和自己意見相左的人互相對罵掐架,尋找“存在感”。
其中,犯罪嫌疑人韓文財因發言較多、表現活躍而逐漸成為團伙核心,被稱為“領導”。為了增強自己在虛擬空間的影響力,韓文才還在微信群中發布了自己有豪車、別墅、大量現金、參加高級別會議的照片。

犯罪嫌疑人韓文財:你不是仇富嗎?我就拿一堆錢來,讓他們看看,這是我的錢,看看我這大別墅,我氣死你。其實我曬的別墅都是網上的圖片,有的都幾千平米的別墅。我的意思就是我有錢、有車,氣死他們。
今年6月以來,為擴大網上關注度,刺激和“愚弄”與自己意見相左的網民群體,韓文財、仲超等人在網上把自己“包裝”成為政府工作的所謂“輿情員”,并自導自演了系列網絡“輿情員”鬧劇。警方查明,網上流傳的《輿情員津貼獎金發放表》的始作甬者是仲超。

今年6月26日,仲超在他們相互掐架的微信群中,隨機挑選了33名和自己立場相近的網友,捏造了“單位”為“部直屬第五分隊”、時間是2016年5月的《輿情員津貼獎金發放表》。為了增加 “可信度”,仲超還根據各人在微信群內的活躍程度及影響力將成員劃分為5個層級,根據層級虛構了每人6900到13880元不等的“獎金津貼”,隨后制成圖片上傳至微信群內。這些圖片隨即在多個微信群中迅速擴散,引發境內外網民關注,產生了嚴重不良的社會影響。
犯罪嫌疑人仲超:做這個表,就是想把生活當中的一些失意,希望在虛擬網絡當中找到一種心理的滿足。
首次造謠"成功" 惡搞出"第二季"
仲超偽造的《輿情員津貼獎金發放表》在微信群中發布后,引發許多網民的關注,在微信群中和他們掐架的一方有不少人也信以為真。韓文才、仲超等人在獲得滿足感的同時,為進一步增強“惡搞”效果,又炮制了《輿情員津貼獎金發放表》“第二季”,進一步在網上編造、散布謠言。
8月12日,犯罪嫌疑人田玉霞提議制作《輿情員津貼獎金發放表》“第二季”,得到韓文財、仲超等人的積極響應。

當晚,他們建立了名為“網絡輿情監控管理層引導中心”的微信群,由韓文財主持,其他人員配合,假扮召開“輿情員北戴河會議”,對前期“宣傳工作”進行“總結評比”。“會議”上,韓文財冒充政府部門領導,用語音形式連續在群內發表了10余段講話。
在講話中,韓文財捏造中央領導指示和中央有關部門會議精神,安排部署下階段輿情工作,還將田玉霞等人“任命”為各省區輿情工作小組負責人。田玉霞、魏志強等人則積極配合,不時在群內文字發言,聲稱要求“增加輿情員編制、提高工資待遇”等,以此偽造網上會議現場發言討論場景。

8月13日上午,犯罪嫌疑人田玉霞、陳明霞分別將整理制作的16張“輿情員北戴河會議”微信文字聊天記錄截圖及韓文財11分鐘的講話錄音文件,發布在“網絡輿情監控管理層引導中心”微信群中,隨后被多個微信群傳播。
這些“文件”連同此前的《輿情員津貼獎金發放表》引發大量網民轉發“圍觀”,點擊量高達數萬,并被境外媒體網站引用和炒作,攻擊我國政府所謂“缺乏言論自由、控制網絡輿論”。
警方還查明,為進一步擴大影響,韓文財等人隨后又開始策劃所謂的“網絡輿情員”第三季,最終因策劃的劇情過于低俗而未能實施。

犯罪嫌疑人仲超:第三季又策劃了一個故事,說是韓文財潛規則我老婆,造成我對這個團隊的背叛,讓我來揭露這個事情。但是我沒同意,我說咱們自己玩是玩,但是不能牽扯家人,后來就不了了之了。
網絡非法外之地 造謠必被嚴懲
據了解,以韓文財、仲超、田玉霞等人為骨干的這一造謠惑眾、在互聯網上尋釁滋事的犯罪團伙,成員年齡大都在五十歲上下,事業上失去追求或不如意,有些人則無業,其中有人還曾因違法行為被警方依法處理過。對自己在網上造謠傳謠的行為,幾名犯罪嫌疑人均表示懺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