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煤價上漲引發上下游產業連鎖反應 電力成本占比高工業企業面臨停產或減產局面 自2015年6月西藏藏中電網首次實現電力外送以來,西藏水電通過青藏交直流電力聯網工程累計外送電量已突破10億千瓦時。被譽為“電力天路”的青藏交直流電力聯網工程是目前海拔對高的直流輸電工程。圖為國家電網青海檢修公司兩名工作人員正在青海省海晏縣境內巡視。記者張宏祥 攝 近期,煤炭價格大幅上漲,煤、電兩大行業短期內“蹺蹺板”發生反轉,對火電企業、大工業用戶造成重大影響,電力直接交易無法延續,用電成本大幅上漲,電力成本占比高的工業企業面臨停產或減產的局面,生產意愿下降。煤價上漲引發了上下游產業的連鎖反應。 記者在北京及寧夏采訪了解到,為了應對一系列連鎖反應,保持工業經濟穩定發展,政府對煤炭企業短期內大幅調價的行為進行了干預,要求合理控制漲幅,合同內煤價上漲15%,合同外煤價上漲20%。但是,即便如此,火電企業發電成本依舊倒掛。這一輪煤炭價格上漲帶來的一系列影響,以及未來煤炭價格走勢如何,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火電企業成本倒掛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從長遠發展看,煤價長期低位運行,煤企陷入大面積虧損,顯然對煤企良性發展不利。但是,在當前煤炭產能依然過剩的背景下,也應對煤價非理性上漲進行及時調控,避免原材料價格短期暴漲對經濟增長帶來沖擊。 9月1日,神華寧煤集團將合同內煤價上調到4500大卡對應220元/噸,合同外煤價為4500大卡對應237元/噸。10月18日,神華寧煤集團發給火電企業的函讓后者壓力不小:自11月1日起,區內電廠合同量以內動力煤價再次調整到283.5元/噸(熱值4500大卡),合同量以外執行市場價隨行就市,暫定300元/噸(熱值4500大卡)。 據了解,近期寧夏周邊地區乃至全國煤炭價格持續急劇上漲,所有煤企商品煤價格連續上漲,導致寧夏區內神華寧煤集團的煤炭價格已成為價格洼地。同時,神華寧煤集團1月至9月虧損15億元。另外,神華寧煤集團受產能控制影響,煤炭供給量持續偏低。因此,該煤企做出了漲價決定。 記者到中鋁寧夏能源集團馬蓮臺電廠、寧夏電投西夏熱電廠采訪了解到,當前寧夏火電企業經營形勢急劇惡化,均陷入虧損局面。寧夏上網電價長期以來全國最低,如果按電煤價格漲至283.5元/噸計算,供電完全成本是0.269元/千瓦時,但目前上網標桿電價為0.2595元/千瓦時。 中鋁寧夏能源集團馬蓮臺電廠計劃經營部主任鮑文錄告訴記者:“我們電廠合同量以內的煤已經用完了,意味著要用300元/噸的煤。今年1月份的煤價是200元/噸,足足漲了50%。現在發一度電就要虧一分錢。而且到了供熱季,電廠無論如何都不能停,咬著牙也要發電。” 寧夏電投西夏熱電有限公司總會計師張靜說:“煤價上漲后,煤炭占電廠發電成本的70%。今年前9個月電廠略有盈利,但是照現在的煤價行情,電廠今年虧損已成定局,預計全年虧損4500萬元左右。” 壓力傳至下游企業 煤價上漲帶動與煤炭相關產業的連鎖漲價,使其他涉煤涉電行業的生產成本升高,超過煤炭下游相關行業承受能力,用電成本較高的大工業用戶壓力陡增。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煤炭企業給火電企業發函漲價后,電廠也給大工業用戶發函,要求終止今年11月、12月直接交易電量,大工業用戶無法再享受火電企業的電價讓利。 寧夏和興冶金耐火材料公司副總經理顧文華介紹說,電廠和他們簽訂的9月至12月直接交易電量是10420萬千瓦時,每千瓦時電價便宜4分錢左右。現在電廠要求終止剩下的11月、12月直接交易電量4115萬千瓦時,意味著該公司要多掏160萬元電費。 “這次煤價上漲一點征兆都沒有,我們的利潤基本上就是電廠的讓利。現在電價漲了,而且我們的生產成本也再漲,壓力繼續向下游用戶傳導。最近,我們不得不調高產品價格,每噸碳化硅漲300元,但有40%的用戶不接受,我們的市場沒有擴充。”顧文華說。 據寧夏回族自治區經信委介紹,煤價上漲對下游企業的波及面較大,用電負荷可能下降。電力成本占比40%以上的工業企業面臨停產或減產,用電成本上漲將使200余戶工業企業失去市場競爭力。漲價增加了煤炭企業的利潤,但是相應地削弱了工業經濟增長的原動力。 近日,寧夏10家發電企業聯名反映煤價快速上漲帶來的不利影響,在政府有關部門協調下,合同量以內漲價不超過15%,以220元/噸為基礎,漲到251元/噸。合同量以外漲價不超過20%,以237元/噸為基礎,漲到284元/噸。 |
相關閱讀:
- [ 11-11]官方:近期煤價上漲是階段性需求所致 炒作空間有限
- [ 11-08]暴走的“黑旋風”:煤價大漲是供需緊張還是跟風炒作?
- [ 11-07]為何煤價在上升煤炭庫存卻仍然不減?
- [ 11-07]大型煤企相繼下調煤價 煤價波動將理性回歸市場規律
- [ 11-04]焦炭價格今年漲幅已超200% 多方打壓能否擊退煤價暴漲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