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訪拉美,習近平筑牢中拉友誼根基
2016-11-14 19:04:34??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李霖 趙舒文 |
分享到:
|
本周,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拉美之行將要開啟。11月17日至23日,他將對厄瓜多爾、秘魯和智利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在秘魯利馬舉行的APEC會議。這是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以來第三次踏上拉美土地。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具有世界影響的首屆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領導人會晤、意義深遠的五位一體新格局、建立中拉論壇的歷史創舉……三年多來,從理念到行動,從構想到現實,習近平主席倡導的全面均衡的中拉整體合作網絡正逐漸形成,中拉合作達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習近平主席如何看待中國和拉美之間的關系?對此作出過哪些重要論述?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對世界和平發展有何重要意義? 【大洋彼岸的“近鄰”】 2013年6月3日,正在哥斯達黎加進行國事訪問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走訪當地農戶薩莫拉一家。這是習近平與當地農戶薩莫拉一家人親切交流。 新華社記者 張鐸 攝 2013年,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后的第二次出訪,就把目的地定為遠在西半球的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哥斯達黎加、墨西哥。訪問前夕,習近平主席在接受拉美三國媒體聯合書面采訪時是這樣評價中拉關系的: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中國和拉美雖然相距遙遠,但中拉友好源遠流長。早在幾個世紀前,中拉貿易使者就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成為聯系東西兩個半球的重要貿易通道。進入新世紀以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中拉雙方堅持平等互利原則,牢牢把握共同發展主題,攜手努力推動中拉關系取得長足進展。 他也提出推進中拉關系取得更大發展的深層次原因: 中拉擁有共同的發展理念,不論在治國理政方面,還是在國際事務中,雙方都擁有越來越多的共同語言。事實已經并將繼續證明,中拉關系發展是開放的發展、包容的發展、合作的發展、共贏的發展。這符合中拉雙方共同利益,也為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繁榮作出了積極貢獻。 歲月積淀的深厚友誼,日益密切的經貿往來,使得中拉雖遠隔萬里,心與心卻緊密相連。“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這句中國古詩正是中國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關系的真實寫照。 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拉美是發展中國家最為集中的大陸之一。相似的發展階段,共同的發展任務,讓拉美成為中國遠在大洋彼岸的親密“近鄰”。 |
相關閱讀:
- [ 11-14]習近平簽署命令 追授張超“逐夢海天的強軍先鋒”榮譽稱號
- [ 11-14]習近平:中美雙方要加強協調 拓展各領域交流合作
- [ 11-14]習近平同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通電話
- [ 11-14]習近平:擺脫貧困
- [ 11-14]“扶貧干部”習近平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