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如期而至。屆時,中外嘉賓云集,前沿的互聯網理念、技術將在此交匯,古老水鄉與現代科技將碰撞出最絢麗的火花。這么“高大上”的會議,烏鎮的“互聯網基因”又會展示哪些高科技、新玩意兒呢? 小編答 自2014年首次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舉辦以來,浙江烏鎮便成為人們關注的關鍵詞之一,加之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永久落戶,如今的烏鎮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智慧小鎮。 從2014年到2016年,借助世界互聯網大會東風,烏鎮的“互聯網基因”在1300多年的古鎮漸漸滲透,在青石板下,在小船上,在烏鎮人的心中。科技改變生活,此次世界互聯網大會帶給人們的科技范兒更是不容小覷,下面聽小編和你說一說…… 據小編了解到,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于11月15日正式開幕,同時,這次的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向社會公眾開放、免費參觀。博覽會圍繞“創新驅動,造福人類——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大會主題,定位于“國際、創新、未來、體驗、融合”,本屆互聯網大會也將是新產品、新技術的發布展示平臺。 道路“透明” 信息共享 城市更“智慧” 烏鎮有條路是透明的,行駛在烏鎮的道路上,只要你有一臺安卓手機,并且下載了智行烏鎮的手機app,點開它,你就會發現整條道路的全景(視頻)一覽無遺。不僅如此,你會發現,它還有交通信號燈的提示。 用這個軟件,司機可以調取前面車輛的行車記錄儀,獲取視距范圍之外的道路詳情。消防車、救護車可以通過這個軟件向所有在這條道路上行駛的車輛發出信號:救援車輛來了,請注意讓行。 這樣做的終極目標就是無人駕駛。如果所有的道路變成透明的話,無人駕駛汽車可以實時地感知路況信息,可以實時地做出預判,可以實時對路徑做出規劃,會使我們的交通變得井然有序,同時會把事故率降低到幾乎為零的狀態。 機器人停車 進景區刷臉 烏鎮景區很智能 找車位難?停車難?可在烏鎮,這些全都交給了機器人,機器人停車可以實現全自動和密集式停放,讓停車空間提升40%以上。 進景區游玩還要買票檢票?在烏鎮,你只要刷臉就行了,錄入身份證,留下人臉信息,進出烏鎮靠刷臉輕松完成。本次世界互聯網大會之后,“刷臉”進出就會在烏鎮景區全面鋪開。 除此之外,無人駕駛汽車、無人機產品、聾啞人的手勢翻譯手套等都將在本屆大會上正式亮相。“互聯網之光”匯集和展示全球最領先、最前沿的一批互聯網新技術新成果。 烏鎮不僅是宜居的天堂,同時也是中國互聯網快速發展的見證者。 千年古鎮因互聯網而“蝶變” 兩年來,烏鎮互聯網創新發展綜合試驗區、烏鎮大數據高新技術產業園、烏鎮互聯網特色小鎮先后獲批,創新資源不斷集聚,互聯網企業紛至沓來。僅2015年就有16家互聯網企業落戶烏鎮。截至目前,烏鎮已迎來30余個互聯網項目落戶,總投資10億多元,包括中電海康5G車聯網、浙江大數據交易中心、烏鎮互聯網醫院、椿熙堂智慧養老、浙江阿特多多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等一大批重點項目。 網絡紅利惠及全國 “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13億多中國人民,更好造福各國人民。”這是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出的聲音。 借助世界互聯網大會東風,兩屆大會的紅利不斷釋放,互聯網正以空前的廣度和深度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大會舉辦地——烏鎮是最典型的縮影。今年是中國接入國際互聯網的第22年,中國也正處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進程之中。截至2016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1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6.56億,我國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1.7%,超過全球平均水平3.1個百分點,網民規模連續9年居全球首位;固定寬帶接入數量達4.7億,覆蓋全國所有城市、鄉鎮以及95%的行政村;中國多家互聯網企業進入全球10強。 互聯互通 “共治”創造“共享” 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互聯網對人類文明進步將發揮更大促進作用。 “網絡空間是人類共同的活動空間,網絡空間前途命運應由世界各國共同掌握。各國應該加強溝通、擴大共識、深化合作,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的這番話仍記憶深刻。 世界因互聯網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聯網而更豐富。今天,互聯網的普及無疑是當代中國最引人注目的劃時代進步。 本文綜述自: 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 觸摸未來期待“烏鎮好聲音” 光明日報 2016-11-14 世界互聯網大會即將召開 記者帶你玩轉烏鎮高科技 央視網 2016-11-13 |
相關閱讀:
- [ 11-10]全景拍攝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
- [ 11-10]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議程出爐 國內外大咖云集
- [ 11-10]互聯網大會呈現六大亮點
- [ 11-04]重慶互聯網學院開院 西部再添智力新引擎
- [ 11-04]互聯網直播用戶須通過電話號碼“實名認證”
- [ 11-04]新規!十大關鍵詞規范互聯網直播服務
- [ 11-04]國家網信辦發布《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