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聯儲加息預期不斷增強的推動下,美元指數強勁上揚,使得包括人民幣在內的其他非美貨幣走弱。《證券日報》記者從外匯交易中心獲悉,15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報6.8495,較上一個交易日下跌204個基點,逼近6.85關口,連續第八日下調,為2008年12月份以來最低水平。專家提醒,應全面看待人民幣國際地位,不要把人民幣“看貶了”。 中國人民大學財金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實際上,人民幣對全球絕大多數的貨幣是升值的,由于市場一貫關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走勢,這種偏向性的比較,而非完整和全面的看問題,將不斷加大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壓力。目前來看,人民幣對美元之所以呈現貶值態勢,原因在于,今年以來,美國加息預期升溫帶來的美元單方走強,其他貨幣對美元走弱的一強多弱態勢。而市場有意無意的向美元加息引導,卻忽視了支持匯率的基礎因素,如經濟形勢和國際收支情況等。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高級研究員黃志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最近一段時間,美元指數節節走高,并于11月14日突破了100的心理關口,相應地,全球大多數貨幣對美元都承壓,人民幣也難以幸免,對美元匯率屢創新低。出現這一趨勢的背景是,市場普遍預期,未來美國或實施的減稅增支的擴張性政策將提振美國通脹水平,美聯儲將被迫提前終結低利率時代。然而,美聯儲貨幣政策獨立性無法被左右,高利率、強美元的趨勢也與美國未來的經濟增長目標不相符。 值得一提的是,15日,除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之外,人民幣對一攬子貨幣中的其他貨幣則呈現出有升有貶的態勢。其中,人民幣對歐元和日元分別升值0.18%和0.64%,對英鎊則貶值0.01%。 “實際上,就中美兩國經濟來看,我國的經濟增速好于美國,我國的貿易相對美國是順差,我國還有充足的外匯儲備。”趙錫軍認為,目前來看,美元仍存在波動,美聯儲年底是否加息也存在不確定性。在帶有偏見的選擇性理解匯率的背景下,只會是悲觀情緒的自我實現。 黃志龍認為,中國在全球經濟中屬于增長強勁的大型經濟體,同時經常項目仍然保持較大的順差,這些因素都是支撐人民幣匯率穩定的有利因素。因此,人民幣匯率寬幅波動的時代已經來臨,普通投資者不應出現“浮動恐懼”,過度擔憂“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應關注人民幣匯率的長期趨勢。(記者 傅蘇穎) |
相關閱讀:
- [ 11-16]人民幣中間價八連跌逼近6.85 不具備長期貶值基礎
- [ 11-16]人民幣匯率從突破6.70到逼近6.85 僅用一個半月
- [ 11-15]臺灣人民幣存款余額10月底環比降低 大企業存款減少
- [ 11-15]15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再跌204點 逼近6.85
- [ 11-15]在岸人民幣跌破6.84關口
- [ 11-15]人民幣“脫錨”非“脫軌”:整體幣值水平穩定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