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丕恕,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中國服務器之父”,曾經研發出中國第一臺小型機服務器。 雙十一剛“剁完手”的你有沒有想過,背后數十萬筆的交易量,上千億的銷售額在短短一天內完成,是什么支撐著撐如此龐大的數據訪問量正常運轉,答案三個字:服務器。 孫丕恕,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中國服務器之父”。他曾經研發出中國第一臺小型機服務器,更是讓這家國企華麗轉身成為國內最大服務器制造商。11月16日至19日,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在烏鎮舉行。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作為特邀嘉賓將出席大會,并參加數字經濟分論壇對話活動,同時發表主旨演講。 孫丕恕對未來互聯網走向有著清晰認識,他認為服務器處理的數據逐漸將成為驅動社會運行和經濟發展的基礎資源,數字經濟將成為下一個技術創新的“浪潮”,而浪潮集團的目標是打造數據流通領域的“阿里巴巴”。 互聯網大會從“閉門”到“開門” 中國體現大國擔當 浪潮集團是互聯網大會的“常客”,作為這家國內最大的服務器制造企業的掌舵人,孫丕恕今年是第三次來到烏鎮。 本屆互聯網大會其中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互聯網之光博覽會”首次向公眾開放,在孫丕恕看來,這體現了互聯網的開放精神,同時也是孫丕恕對今年互聯網大會主題“創新驅動造福人類——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共同看法。 “互聯網大會越來越開放,本屆大會將人類作為一個統一的群體,體現出中國的包容、開放的大國風度和愿意為全人類創造更好條件的魄力。這也為中國的企業提升了更好、更大的舞臺。”孫丕恕表示,今年的互聯網大會體現了中國的大國擔當,浪潮作為一家國內知名的互聯網企業,不僅要支撐中國的信息化建設,同時也要將中國領先的技術、產品、經驗與其他國家進行交流,共同分享互聯網帶來的紅利。 在互聯網大會之前,“雙十一”掀起了全民網購熱潮。孫丕恕對浪潮服務器的表現滿意:“作為阿里巴巴、百度、中國移動等互聯網服務器的提供商,浪潮在雙十一來臨之前就做了充分的準備,雖然交易額突破了千億,但是我們的服務器依然非常給力,保障了平穩運行。” 數據流通改變社會形態 每個人都將因此受益 從谷歌眼鏡、智能手表、手環、跑鞋、戒指等可穿戴設備到機器人、智能家居、智能醫療、智能汽車,這些正在成為互聯網行業的熱點詞匯,孫丕恕所說的三維智能產業影響著互聯網產業的走向。發展三維智能產業需要海量的開放數據,這只有在數字經濟充分發展的基礎上才能實現。 “在數字經濟充分發展的情況下,數據將成為常態的生產資料,數據化思維將成為城市管理、企業發展、個人生活的主流思想,圍繞數據產生的新產業、新模式、新生態將使社會得到極大的發展。”孫丕恕將數據社會化狀態簡單歸結為“兩個人人”:人人使用并受益于數據,人人產生并貢獻數據。 在強調建設數字經濟的同時,孫丕恕認為發展數字經濟不但不能拋開實體經濟,更要通過信息技術以數據為核心實現實體經濟的升級,避免產業空心化。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的實體行業,是構成人類經濟活動的基礎,只有讓它們升級,才能夠真正迸發出數字化轉型的真正價值。 “發展數字經濟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數據可用。”孫丕恕一語道破目前數字經濟發展的缺陷。雖然互聯網的發展誕生了海量的互聯網數據,但是仍有大量數據還沉睡在政府、企業和個人手中,沒有釋放出來并發揮價值。 “有些數據鎖在信息系統里,扔在檔案室里,沒有得到釋放。有些數據自產自用,沒有流通交換,數據沒有聚合在一起,也就產生不了更大的價值。”孫丕恕分析說。 打造數據流通領域的“阿里巴巴” 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云計算發展 在過去的一年里,“大數據交易平臺”天元數據網的建設成為浪潮集團的重中之重。 天元數據網,可以對數據的登記、確權、估值、交易、審計等各個流通環節提供全面且強有力的支撐。 除了交易用戶可以在平臺上實現“數據買賣”,浪潮還將自有的卓數云庫的數據資源,放在平臺上進行交易共享。目前天元數據網聚集了近2萬交易用戶,超過5萬個用戶在線使用這些數據創業創新。 在今年的10月26日的浪潮技術與應用峰會上,浪潮發布了“百城萬客浪潮大數據雙創行動計劃”,未來將投資100億人民幣成立“大數據創新基金”,在全國100個城市建設100個創客中心,規劃成立100個數據所。 孫丕恕對大數據交易的前景充滿信心,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打造數據流通領域的‘阿里巴巴’。” “除了國內,浪潮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信息化領域的交流已經相當廣泛,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比如浪潮與俄羅斯企業簽約云計算中心,浪潮助力印尼建設智慧城市,浪潮助力泰國建設媒體云,助力沙特阿拉伯椰棗基因研究等等,重大項目已經幾乎覆蓋了‘一帶一路’沿線一半的國家。”孫丕恕說。 浪潮在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的同時,也關注著互聯網帶來的安全問題。孫丕恕表示,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提出對可能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國計民生、公共利益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在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基礎上,實行重點保護。但對于基礎設施的具體范圍尚不明確,建議明確關鍵領域的范圍,教育、廣電等領域的網絡安全也需要國家法律法規的有力支撐;同時建議盡快出臺具體的安全保護辦法,加快落地實施。(記者金許斌) |
相關閱讀:
- [ 11-16]滴滴出行成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權威發布渠道 助力“互聯網+打拐”
- [ 11-16]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開幕|習近平通過視頻發表講話
- [ 11-16]互聯網之光博覽會開幕 310家企業120余場活動
- [ 11-16]全球互聯網治理的“習式思路”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