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新聞11月14日訊(記者李智 戚易斌實習記者歐陽嘯鴻)隨著冬天的來臨,氣溫逐漸下降,“穿秋褲”這個讓年輕人糾結的話題再次流行,“外國人不穿秋褲”“秋褲是前蘇聯的陰謀”等流言以及圍繞秋褲的各種話題再次成為段子手們創作的靈感源泉。 秋褲的“尷尬” 在國內,很多年輕人“拒穿”秋褲,年輕人對服裝的要求高,尤其對于很多女孩子來說,穿秋褲難搭配衣服,而且穿秋褲容易“顯胖”。部分秋褲在舒適程度上略顯不足,活動時易露出腳踝,既影響美觀,又讓腳踝受冷。 與此相反,秋褲在中老年群體中則非常受歡迎。中老年更重視健康,對服裝美觀的要求不像年輕人那樣苛刻,大多數中老年人群把秋褲作為冬季保暖的必備之物。 秋褲其實是舶來品 每到冬天,關于秋褲的各種段子開始流行,甚至還有“外國人不穿秋褲”、“秋褲是前蘇聯的陰謀”這樣的流言,但實際上,在歐美寒冷地區,人們也穿秋褲。 這種略帶緊身、以保暖為目的的秋衣秋褲,在英語里一般合稱為“Long underwear”或者“long johns”。它大概17世紀已在英國出現,到18世紀的時候還成為流行的睡衣,后來才成為保暖用內衣。 至于現代樣式的秋褲,則是1915年一個名叫弗蘭克·斯坦菲爾德的加拿大人發明的,并申請了專利。可見,秋褲本身是一個徹徹底底的舶來品,外國人也穿秋褲! 美國曾經非常流行秋褲,尤其是在一些高寒地區。二戰時期,為了抵御歐洲戰場的寒冷,秋衣和秋褲還曾是美國陸軍的標配。 如今,亞馬遜、沃爾馬以及梅西百貨等流行的美國零售網站和實體店都會出售秋衣、秋褲,而且還有很多不同款式。 今天的美國,供暖設施已經非常完善,人們出行乘坐的私家車或公共交通上也都有暖氣,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美國人穿秋褲的需求。但在北方一些地區,冬天的氣溫還是很低,有的地方還會遭遇暴風雪,如果需要長時間在戶外活動,則很有可能要用到秋褲。 “挨凍”是日本孩子從小必修的一門功課,日本的女孩很少會在褲子里面套上秋褲。 在日本,秋褲被視為老年人的象征。即使下大雪,在日本也能看到穿絲襪和裙子的年輕女性。這并非代表日本的年輕人不注重保暖,事實上,日本有很多“改良版秋褲”,外表看上去就和普通的絲襪一樣,但卻具備秋褲的保暖性。 在韓國,秋褲的處境和中國十分相似。年輕人認為秋褲太“土”,不能忍受因為穿上秋衣、秋褲,再加上韓國實行按需供暖,秋褲只在老年人和一些負擔不起暖氣費用的群體中流行。 但在2012年,韓國時任總統李明博曾在廣播演說中呼吁民眾“穿上秋褲,節約能源”。不過大部分人還是不習慣秋衣秋褲,對于政府的這種節能政策,人們采取在辦公室上面穿上薄的羽絨服、毛衣,然后下面在腿上蓋個小毯子來御寒。 俄羅斯雖地處寒帶,但地域遼闊,不同地區的氣候區別很大,所以穿不穿秋褲不能一概而論。在北部靠近北極圈的地區,冬季平均氣溫達到零下40度。在這種環境中,別說秋褲,只要是能保暖的衣物,都會一股腦往身上套。 而在俄羅斯南部的索契及其周邊區域,冬季平均氣溫始終保持在零上,秋褲就顯得沒那么必要了。尤其在年輕人中,穿秋褲的情況確實不多。俄羅斯的供暖十分充足,室內不需要額外的保暖措施。在嚴寒的室外,俄羅斯人會穿上厚重毛皮大衣等來御寒,褲子也是經過特別加厚的,本身已經足夠保暖,相比之下秋褲的保暖效果就十分微弱了。 |
相關閱讀:
- [ 10-31]秋褲到底穿還是不穿
- [ 10-31]“穿秋褲”再成網絡調侃高頻詞 外國人到底穿不穿秋褲?
- [ 10-25]“秋褲女神”阿拉蕾萌翻網友!(組圖)
- [ 06-21]歐洲杯秋褲哥矚目 運動員雷人標志多
- [ 12-14]秋褲準備好了嗎?強冷空氣15日空降福建或降13℃|廈部分動植物舉動有點反常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