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有關市場化債轉股的指導意見出臺后,多個債轉股項目日前已經正式落地。本周,中國建設銀行、山東省國資委、山東能源集團共同簽署市場化債轉股框架合作協議,涉及金額達210億。而據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已經公開披露信息的、由建行參與的多單債轉股項目涉及央企和多個地方國企,整體債轉股項目預計規模達950億元。 目前,已經披露的債轉股項目的企業包括武鋼集團、云南錫業、廈門海翼集團、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廣州交通投資集團、重慶建工投資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和山東能源集團。除了武鋼集團為央企以外,這些企業均為所在區域的重點國資企業。 以山東能源集團為例,它是山東省最大的省屬國有企業,2015年煤炭產量位居全國第四。記者了解到,由于近年煤炭價格持續低迷,山東能源集團的盈利狀況一直不容樂觀。山東能源集團肥礦集團由于經營困難而進入債務重組程序,接近100億元的債務如何處置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山東能源集團債務也多達1890億元,資產負債率達74.3%。 據山東能源集團董事長李位民介紹,通過“債轉股”,山東能源集團資產負債率可降低6個多百分點,每年可以節約財務成本10余億元。 而據記者了解,首批建設銀行將牽頭分階段設立三只總規模為210億元的基金,此次基金的規模在150億元左右。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教授馮俏彬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此輪債轉股與上一輪債轉股存在本質差別,本輪債轉股,針對的是企業杠桿率過高的問題,而不完全是不良資產的問題。“此次債轉股的對象并非僵尸企業,而是某個行業或是某個區域中的具有龍頭地位的重要企業,這些企業有活下去的價值,也具有盈利前途,這些企業能夠通過債轉股的方式降低杠桿率、減輕包袱,從而贏得結構調整的時間和空間。” 據建行債轉股項目組負責人、授信審批部副總經理張明合透露,目前建行接觸的債轉股潛在企業已超50家。值得注意的是,從目前披露的方案來看,此次市場化債轉股均采用基金方式募資資金,撬動保險資金、社保基金等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建行重慶建工投資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債轉股融資方案顯示,將設立并購基金,階段性優化調整建工控股合并財務報表,并設立并表型基金投資建工控股承接的PPP項目。而在這些社會資本中,銀行的資管或理財資金未來也有對接債轉股項目的可能。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表示,引入理財資金是本輪市場化債轉股的重要特點之一。“對于一部分資管資金來說,其有參與這種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的愿望,引入這部分資金,將能夠滿足這部分資金的需求,并增加債轉股資金的供給。”他說。不過,曾剛同時表示,債轉股項目的投資者一定不是普通的投資者或者理財資金,而是所謂的“合格投資者”,在引入資金時,要避免信息不對稱和不合理的風險轉嫁。 有業內人士建議,應盡快公布參與市場化債轉股投資的投資者資格與條件,盡可能拓寬合格投資者范圍。接受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此輪債轉股強調市場化和法制化,但是在操作過程中要避免因各種原因造成的走樣和變形。 曾剛表示,防止市場化本輪債轉股走樣變形,一是要嚴格遵守債轉股對象的原則,避免僵尸企業;二是轉股價格制定要合理,不能因轉股價格太高或太低損害銀行利益或是原有股東利益;三是銀行和銀行的代理人要能在轉股之后很好地參與到企業管理中去,發揮更多的作用,而非被動地持股。“這三點非常關鍵,不然的話,對于銀行而言,債轉股就淪為了賬面游戲,只是將銀行不良暴露的時間推后,而沒有本質意義。”他說。 馮俏彬也表示,債轉股本身涉及各方利益的博弈和磨合,市場化也意味著要在尊重各方利益的基礎上建立一個合理的交易結構,而這需要付出一定的時間“代價”。要避免為了急于見效而缺乏耐心,最終犧牲了市場化和法制化的本質。曾剛也表示,債轉股過程中,作為不少國企的股東,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要發揮監督者和制衡者的作用,避免過多的行政干預,為保障金融機構的利益創造更好的外部環境。(記者張莫 陳灝) |
相關閱讀:
- [ 11-15]云南國資委建議將省屬重化工業企業納入債轉股對象
- [ 11-08]新一輪債轉股17年后再度啟動 如何“舊瓶裝新酒”?
- [ 10-28]“接盤俠”去哪兒找? ——“債轉股”政策視角下看泉州民企重整
- [ 10-26]“債轉股”轉冷背后是多方博弈
- [ 10-24]銀監會:嚴控房地產金融業務風險 推進債轉股相關工作
- [ 10-18]借機炒作債轉股概念有機構見好就收大舉出貨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