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為查明總統“親信干政”事件真相,韓國朝野正式向國會提交特別檢察法案和國政調查申請書,然而因執政黨持反對意見造成法案推進困難。韓國檢方原定最遲于16日開啟對總統樸槿惠調查落空后,又通知總統最遲應于18日接受調查。“親信干政”事件持續發酵,在野黨派以“百萬燭光民意”要求樸槿惠下臺,而總統府拒不松口,韓國輿論認為,韓國政局可能陷入混亂。 為查明總統在“親信干政”事件中扮演的角色,韓國檢方原計劃于15日或16日對樸槿惠展開“面對面”調查。由于這將是韓國憲政史上首位現任總統受檢方調查,且自上周末韓國舉行百萬人燭光集會后,對于樸槿惠的立場以及“親信干政”的真相,韓國輿論十分關注。但15日,樸槿惠通過律師請求推遲“親信干政”事件調查。對此,檢方16日表示,決定通知總統最遲應于18日接受調查。 然而,檢方的讓步能否換來總統府方面的配合,仍然未知。韓國輿論稱,樸槿惠曾在第二次對國民談話中表示,必要時愿意接受檢方調查,但如今卻出爾反爾、拖延時間。 14日,韓國朝野曾就啟動針對“親信干政”事件的特別檢察和國政調查達成一致。特檢團隊由2名獨立檢察官領導4名助理檢察官、20名抽調檢察官、40名特別調查官對“親信干政”事件進行最長達120天的調查。國政調查組則由朝野各9名國政調查特別委員組成,調查將持續90天。 草擬特別檢察法案的共同民主黨議員樸范界表示,法案規定的調查范圍涵蓋“親信干政”事件的多重疑點,包括總統府幕僚向崔順實方面泄露機密文件,總統府前政策調整首席秘書安鐘范向企業要求強制捐款,崔順實侵吞財團資金、干預政府施策和人事任免等。有分析指出,特別檢察和國政調查將讓“親信干政”事件調查向更全面、更獨立方向發展。 根據原計劃,16日韓國國會法制司法委員會將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法案,17日國會通過特別檢察法案和國政調查申請。然而,在16日的會議上,由于不滿獨立檢察官由兩大在野黨協商推薦,執政黨新國家黨提出反對意見。特別調查能否進行以及所需時間成為未知數。 韓國國政何時能走出困局,同樣是未知數。樸槿惠本月2日提名金秉準任總理,4日發表對國民談話,8日稱愿意接受國會推薦的總理人選。此后毫無動靜,至今未拿出任何穩定政局的新措施。 11月14日,韓國第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將“要求總統下臺”定為執政方針。其他反對黨也表示,在樸槿惠聲明無條件下臺之前,將開展反對運動。韓國三大在野黨形成共識,要求總統“有序退位”化解政治危機的呼聲高漲,不斷向總統府與執政黨施加壓力。 對于總統“有序退位”,總統府反駁稱“無法可依”,總統要肩負憲法賦予的責任。總統府秘書室室長韓光玉16日在主持首席秘書會議時表示,最重要的是不能影響國政正常運行,決不能出現違背憲法的程序和決定。 據韓媒報道,樸槿惠16日任命了新的外交部副部長,并準備下周召開首席秘書會議。韓國KBS電視臺分析稱,樸槿惠實際上在重啟國政,準備與反對派進行持久戰。韓聯社分析稱,樸槿惠將繼續推進和各政黨領導人的“領袖會談”,接受檢方調查,尋找合適機會發表第三次對國民談話為自身辯解,謀求正常執政,這可能使韓國政局陷入混亂。 據韓國警方消息,由1500個韓國公民團體組成的“樸槿惠政權下臺非常國民行動”將于19日在各地舉行第四次燭光示威集會。這些公民團體表示,將一直舉行集會,要求查明“親信干政”事件真相,直至相關人士受到法律制裁。 (本報首爾11月16日電) |
相關閱讀:
- [ 11-17]在野黨讓樸槿惠“有秩序地下臺”,可能嗎?
- [ 11-16]樸槿惠代理律師欲推遲調查日程 韓檢方堅持如期進行
- [ 11-16]韓檢方拒絕律師延期請求 堅持今日調查樸槿惠
- [ 11-15]韓青瓦臺為樸槿惠聘代理律師 將與檢方協商調查事宜
- [ 11-15]樸槿惠代理律師欲推遲調查日程 韓檢方堅持如期進行
- [ 11-15]樸槿惠四面楚歌 下一步何去何從?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