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院什么樣?
2016-11-17 13:22:20?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我來說兩句 |
單日最高接診量超過3.1萬人次,累計服務3.5億人次,與包含301醫院、華山醫院、瑞金醫院等在內的全國2400多家醫院建立不同層次的合作,26萬名醫生、7200多組國內頂尖專家團隊在網上開通自己的診室……這是烏鎮互聯網醫院誕生近一年來交出的成績單。 從2015年12月7日在烏鎮成立互聯網醫院以來,一年時間內,微醫集團已經和廣西、四川、甘肅等17個省區市的三甲醫院合作,在當地建立了互聯網醫院。互聯網醫院被認為是“互聯網+醫療”的3.0版,未來醫院到底什么樣?又會給普通人的生活帶來怎樣的改變? “我們可實現的功能很多,當前的主要功能有精準預約、在線復診等。精準預約針對醫患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為患者提供精確分診和對癥就醫指導服務,提升醫療資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患者提交精準預約申請后,專業分診人員將根據用戶提交的病情即刻作出響應,幾分鐘內即可為患者精準匹配對癥的公立醫院醫生資源。”烏鎮互聯網醫院院辦助理主任戴岑岑告訴記者,在線復診則大大節省了病人和醫院的壓力。當前,我國醫院三分之二的病人都是復診病人,一些病人去北京、上海等地大醫院就診,如果要復診,回到北京、上海費時費力。在烏鎮互聯網醫院,通過遠程視頻語音等技術在線復診,有效降低了整體醫療費用。 在微醫集團董事長兼CEO廖杰遠看來,互聯網醫院雖然剛剛起步,但是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互聯網醫院下一步最大的落腳點是基層醫療。當前我們國家的基層醫療還很薄弱,通過互聯網醫院,我們可以面向普通家庭提供家庭醫生服務,讓基層醫療從被動醫療為主向主動健康服務為主的醫療模式轉變。”廖杰遠說。 當然,推動醫療領域的改變不會一帆風順,需要改變公眾和相關從業人員的觀念,也需要厘清監管等問題的責任劃分。對此,廖杰遠表示,這些都是無法回避的問題,“當創新沒有規模化的時候,人們處于傳統的觀念思維中是很自然的事情,隨著創新的實踐,它帶來的好處逐步被認識和理解,面臨的阻礙就會小很多”。(經濟日報記者 袁 勇) |
相關閱讀:
- [ 11-17]互聯網大會:酷炫成果勾勒未來“大模樣”
- [ 11-17]“中國主張”贏得廣泛贊許
- [ 11-17]東山銅陵鎮:“互聯網+”助力“兩違”整治
- [ 11-17]“互聯網之光”博覽會開幕 兩場次向公眾免費開放
- [ 11-17]習近平:集思廣益增進共識加強合作 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人類
- [ 11-17]“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記者見面會舉行
- [ 11-17]從烏鎮讀懂 中國的網絡強國夢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