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敘永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工作者對病情穩定的居家精神病患者入戶隨訪,指導他們進行康復訓練和健康檢查。 李 欣攝 一名精神病人拖垮一家 我國將精神分裂癥等6種疾病列為嚴重精神障礙進行在冊管理。精神病對患者及其家人都是身體和精神的雙重煎熬 “這日子過不下去了!”采訪中,71歲的郭九香數次哽咽。她的丈夫已去世,大女兒和小兒子先后患精神病。外孫女每月僅有1000多元的收入,她和外孫女共同承擔著家庭的重擔。 女兒和兒子先后住了4次院。“銀行不貸款給我,后來找了個遠房親戚做擔保人,才貸出5000元給女兒看病,住院花了9000多元,還欠醫院4000多元。”郭九香說。 兒子發病時六親不認,稱飯里有毒而絕食,情緒激動時會打人,郭九香經常被兒子打傷。鄰居們也經常受到他的騷擾,有一次他還把鄰居家的玻璃打碎了。兒子每個月僅有390元的補助。一盒藥62元,一個月要吃12盒。另外,治療腦梗的藥每月還要花800多元。 由于常年照顧兩個患病子女,郭九香心力交瘁。她患有子宮肌瘤,醫生建議切除子宮,她沒錢做手術,一直拖著,肚子疼就吃止疼藥維持。“這幾年歲數大了,身體不好,拾廢品也不行了。我不管他們誰管呢?”郭九香抹著眼淚說。 “一個精神病患者拖垮一個家。”河北省精神衛生中心門診主任劉慧蘭說。她在門診經常看到家屬眼神里的無奈,有的家屬甚至就在診室里嚎啕大哭。“精神病不同于其他的疾病,這種疾病對于病人、家屬都是身體和精神的雙重煎熬。” 因負擔不起每年三四萬元的治療費用,安徽省臨泉縣迎仙鎮的常德義曾經將兒子鎖在家中。縣殘聯得知后,為其辦理了貧困精神病人藥費補助,醫藥費大部分由新農合報銷,剩下的由民政部門救助解決。常德義說,對兒子的病原本不抱希望,現在國家給政策,一家人又有了希望。 我國將精神分裂癥、偏執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障礙、雙相情感障礙、癲癇所致精神障礙和精神發育遲滯伴發精神障礙等6種疾病,列為嚴重精神障礙進行在冊管理。目前,全國各類精神疾病患者達1億人以上,重癥者超1600萬人。截至2015年底,我國在冊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已達510萬人。 北京市精神衛生保健所副所長閆芳說,對于在冊管理的病人,北京市實行門診免費服藥制度。如果患有身體方面的疾病,可免去醫保住院報銷起付線部分。如果屬于低保人員,可以按救助途徑獲得相應的救濟資金。對于監護人來說,根據患者精神殘疾的等級不同,可以申領每月100—300元的護理費。她提醒,患者可以去醫院做精神殘疾鑒定,根據殘疾程度不同,去殘聯申領數額不等的殘疾人補貼。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國強指出,我國將完善精神衛生服務的整合保障機制,做好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疾病應急救治等制度銜接,發揮整合效應,不斷提高貧困精神障礙患者的醫療保障水平,為他們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康復服務。 |
相關閱讀:
- [ 11-18]兩岸青年暢談中山精神:共擔振興中華歷史使命
- [ 11-17]用創新精神引領互聯網更好地造福人類
- [ 11-17]共同傳承中山精神,齊心協力振興中華
- [ 11-17]取消“港獨”議員資格彰顯法治精神
- [ 11-17]“烏鎮時間”: 中國與世界互聯網創新精神對話的節點
- [ 11-17]省委宣講團在莆田漳州龍巖寧德宣講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