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幣貶值的現實下,越來越多的中國和中資企業開始考慮全球資產配置。波士頓咨詢中國金融業智庫負責人何大勇昨天指出,2016年全球資產配置成為一個熱議的話題,很大程度是跟“8·11”匯改后人民幣的走勢有關,再加上今年年初外匯流動加速,監管層有所收緊。 隨著美元指數持續走高,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創下十連跌。昨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8692,比上一交易日下調100個基點,連續第10個交易日下調,創下自2008年6月以來的新低。 在岸人民幣即期匯率昨天16時30分收盤價為6.87,與上一交易日持平。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6.88附近震蕩,而前日離岸人民幣盤中跌破6.89的關口,再創歷史新低。 從市場表現看,人民幣匯率的下跌動力已經有所衰減。有交易員稱,在前日觸及2014年以來新高后,美元指數略有回調,但仍在高位。投資者也擔心回調風險加大,看多美元的意愿在下降。而昨天,有大行在6.87附近站崗,投資者見美元匯率上不去,也不敢輕易買進。 分析 美元強勢已經差不多要到頂了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這波貶值,主要是因為近期國際金融市場出現了動蕩,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導致美元波動和市場的避險情緒加重。總體來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不會面臨長期的貶值壓力。但是短期匯率走勢則主要取決于國際外匯市場,無法確定何時能夠調整到位。 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姚余棟昨天表示,美元指數是脆弱的強勢,已經差不多要到頂了,人民幣不會持續貶值。外匯專家韓會師表示,人民幣連續下跌是短期承壓,無需恐慌;監管部門的調控,會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近期一兩個月人民幣存在貶值壓力,但不一定轉化成貶值現實,必須考慮到央行為維護宏觀經濟、市場情緒穩定所進行的調控,目前的外匯儲備,央行有充足能力進行維護穩定的調控。 瑞銀證券特約首席經濟學家汪濤昨天在最新研報中預測,未來美聯儲可能加息、經常賬戶順差收窄、資本持續外流都將加劇人民幣貶值壓力。中國資本持續外流,不過人民幣僅溫和貶值。她預計2016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達6.9, 2017年底進一步貶至7.2、2018年底達7.5。 央行 人民幣匯率有條件繼續“保持基本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最近人民幣對美元走低,但在這段時間里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實際上是上漲的。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11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4.33,較上期(11月4日)上漲0.55個百分點。此外,參考BIS和SDR貨幣籃子的人民幣匯率指數也均出現上漲。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按照“收盤價+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美元走強,人民幣自然走弱。 日前,央行發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未來人民幣匯率將繼續按照既有形成機制有序運行。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經常項目盈余穩定、外匯儲備充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人民幣正式加入SDR后境外投資者增持人民幣資產對平衡跨境資本流動也將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加之美元走勢存在不確定性,人民幣匯率有條件繼續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影響 紡織等出口行業分享人民幣貶值紅利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已貶值超過5%。以出口為主的行業如紡織服裝、建筑裝飾類企業都表示人民幣貶值將給企業帶來積極的影響。而航空公司則因持有大量美元負債遭受匯兌損失。 據統計,2015年上市公司匯兌損失高達487億元,其中航空業和房地產業是兩大重災區,分別損失179億元及119億元。今年這種局面還在延續。以中國國航為例,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兌美元貶值約2.1%,公司產生匯兌損失16.98億元;人民幣每貶值1%,公司凈利潤將減少4.82億元。東方航空和南方航空上半年的匯兌損失分別為13.6億元和15.1億元。 也有部分上市公司正享受著人民幣貶值帶來的紅利。如孚日股份表示,第三季度單季營收同比增長7.04%,明顯快于上半年,人民幣貶值對于公司外銷業務是長期趨勢性利好。 因為匯率貶值產生負面影響的公司也在積極自救,據統計,從2016年年初至今,已有近80家上市公司發布了開展外匯套期保值或外匯遠期結售匯業務的公告。 預期 中國人越來越重視全球資產配置 在人民幣貶值的現實下,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和中資企業開始考慮全球資產配置。波士頓咨詢中國金融業智庫負責人何大勇昨天指出,2016年全球資產配置成為一個熱議的話題,很大程度是跟“8·11”匯改后人民幣的走勢有關,再加上今年年初外匯流動加速,監管層有所收緊。 何大勇指出,最近十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30%,對一攬子貿易貨幣累計升值60%,所以人民幣匯率調整的空間其實很大。不過,人民幣匯率調整面臨很大的政治風險,因為中國的出口產品和東南亞國家的出口產品相近似,只要周邊政治環境不太穩定,人民幣匯率調整的力度、幅度和節奏就會有所放緩,但是整個趨勢已經明朗,所以人民幣匯率的調整將導致全球資產配置的熱潮持續。 根據波士頓咨詢的調研,以往都是身價上億的富豪才進行全球資產配置,但最近幾年,越來越多凈資產1億元以下,600萬以上的人群也開始嘗試投資海外。從投資的產品看,以往中國人海外投資主要是買房,現在雖然首選投資也是買房,但比例已經下降,而投資固定收益產品、基金和股票的比例正在上升。 文/本報記者 程婕 |
相關閱讀:
- [ 11-18]聚焦人民幣走勢:穩健格局并未改變 跟風兌換沒必要
- [ 11-17]財經觀察:人民幣在拉美顯露“國際范兒”
- [ 11-17]人民幣匯率持續波動 險資出海前景可期
- [ 11-17]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下跌100點 逼近6.87
- [ 11-17]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破6.85 專家:美元在升值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