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控夢”,從北京郊外稻田起步 還記得這次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激動人心的“太空之吻”嗎?兩個比子彈速度快八倍的飛行器,在外太空完美交會對接。 瞬間激動的背后,靠的是地面上眾多“穿針引線人”,靠他們精確的計算和無數不眠不休的日日夜夜。 60年前,中國航天事業創建,中國航天人開始了邁向太空的新長征; 24年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中國航天人再次出發,走上了又一條充滿未知的征途; 20年前,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成立,中國飛控人第一次亮相世界舞臺,用電波代碼開始了茫茫天宇間的壯麗征程。 “第一代飛控人一定還記得當年北京西北郊外唐家嶺的稻田。那時,沒有一臺現成用于執行載人航天任務的設備,沒有一行可用的軟件代碼,沒有一本完整的飛控方案?!北本┖教祜w行控制中心主任、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測控通信指揮部指揮長李劍說,飛控人幾乎是在一張白紙上,開啟篳路藍縷的努力。 一批批建設者進駐,一批批測控專家匯聚,一批批剛剛走出校園的大學生匯集。懷揣同樣的夢想,他們建成了中國第一個具有透明控制能力、可視化測控支持能力、高精度實時定軌能力、高速數據處理能力和清晰圖像傳輸能力的現代化飛控中心。 從1999年至2008年,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先后圓滿完成了神舟一號至神舟四號4次無人飛行、神舟五號至神舟七號3次載人飛行任務。2011年至2013年,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三次交會對接任務相繼執行,我國成為世界第三個獨立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開啟了空間建站時代的大門。在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同時,中國航天人已經將目光投向了距離地球38萬公里的月球。 2016年,中國航天人在星辰大海里的征程,格外炫美。6月25日,長征七號火箭與海南文昌發射場同時完成首秀;9月15日,天宮二號發射升空,圓月映襯下的戈壁灘噴薄出耀眼的光芒;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飛船呼嘯出征;10月19日,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順利對接;11月3日晚,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距離海邊約800米的發射平臺上,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點火升空…… 航天員“太空微笑”的背后,承載了地面上千千萬萬航天人的努力。作為天地間的唯一紐帶,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一次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精準的飛行控制能力。 |
相關閱讀:
- [ 11-18]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鑼鼓喧天 慶祝任務成功
- [ 11-18]《功夫四俠》將映 助陣航天科普公益活動
- [ 11-18]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兩名航天員安全返回
- [ 11-18]兩名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身體狀態良好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