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不是比特幣,也不是Q幣 提到數字貨幣,許多人最先想到比特幣,還有人會聯想到騰訊發明的Q幣或者網絡游戲中的游戲幣。雖然它們的名字都帶“幣”,都采用數字符號記錄,都能在特定環境中兌換一些商品,嚴格意義上說,它們都是虛擬商品,或者中間商品,不具備法定貨幣的購買能力,與央行官方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有著天壤之別。 比特幣交易平臺火幣網創始人李林表示,相較于傳統資產管理與支付體系,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不同在于它的資產發行、交易為自組織、去中心化,通過技術而非中心機構解決了在虛擬經濟體系中的信任問題。也正是因為比特幣的產生、交易都是自組織的行為,因此它的運行缺乏統一規劃,價格波動起伏很大,也難于監管,現在幾乎淪為不法分子洗錢的工具。從目前央行規劃來看,擬發行的數字貨幣依然屬于“有中心”的貨幣。姚前明確表示,根據現行人民幣管理原則,法定數字貨幣的發行和回籠基于“中央銀行-商業銀行”的二元體系來完成,中央銀行負責法定數字貨幣的發行與驗證監測,商業銀行從中央銀行申請到法定數字貨幣后,直接面向社會,負責提供法定數字貨幣流通服務與應用生態體系構建服務。 了解了數字貨幣與比特幣的區別,那么,數字貨幣與我們常用的支付寶、微信支付或者手機銀行又有啥不一樣呢?央行姚前日前在《中國金融》撰文指出:“目前,我國基于電子賬戶實現的支付已經十分普遍,然而這種方式本質上還只是一種現有法定貨幣的信息化過程,還不能稱做嚴格意義上的數字貨幣。數字貨幣作為法定貨幣必須由央行來發行,其本身就是貨幣而不僅僅是支付工具。”用通俗的話解釋,數字貨幣相當于央行給你一個現金紅包,而不是一個用于支付的二維碼。 數字貨幣與紙幣共同流通 國金證券的分析師魏立預測,數字貨幣是大勢所趨,我國央行存在他國數字貨幣競爭競爭的壓力,同時人民幣國際化的需求也加速了我國數字貨幣的推出進程,我國央行數字貨幣最快可能會在1-2年內推出。 姚前對現行的數字貨幣理念進行梳理,提出了我國法定數字貨幣的7個系統設計理念。一是在線與離線。目前實際運轉的電子貨幣系統基本都是在線模式。中國法定數字貨幣的發行與流通應能夠同時支持在線與離線并行的方式。為了設計的簡明,在線/離線需要有不同的規范和流程。二是便捷與安全。便捷性與安全性之間如何權衡是一個重大問題。為了提高效率,增加便捷性,在安全機制上,大額與小額的處理有可能需要區別對待。三是實名與匿名。數字貨幣可以實行實名制,也可以實行匿名制,也可以是兩者結合。中國法定數字貨幣的設計考慮是“前臺自愿,后臺實名”。四是交易與數據分析。在大數據、云計算環境下,交易安全已不完全依賴傳統的身份認證體系,通過客戶行為分析來保障交易安全、規避風險,這一方向值得高度關注。加強客戶行為分析,是央行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重要考量。宏觀上,數字貨幣可以做大數據分析,但微觀上不可侵犯合法用戶的隱私。五是與銀行賬戶的關聯。目前運營的電子貨幣系統大都基于銀行賬戶,而純數字貨幣系統則不一定與銀行賬戶關聯。六是生態體系建設。七是對區塊鏈技術的期待。區塊鏈技術是下一代云計算的雛形,備受各方矚目,但作為成熟的企業級應用案例尚不多見。 姚前表示,在較長時期內,數字貨幣和紙幣將并存流通。對于普通百姓來說,未來到銀行取錢時,既可以選擇兌換實物現金,也可以選擇兌換數字貨幣。央行副行長范一飛透露,數字貨幣的發行仍離不開“中央銀行-商業銀行”的二元模式,這樣更容易在現有貨幣運行框架下讓法定數字貨幣逐步取代紙幣,而不顛覆現有貨幣發行流通體系。 記者 張品秋 |
相關閱讀:
- [ 11-16]央行研發法定數字貨幣系統 未來同紙幣并存流通
- [ 11-14]10月貨幣市場成交量45.5萬億元 同比下降3.5%
- [ 11-11]央行:10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51.95萬億元
- [ 11-09]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出爐 繼續實施穩健貨幣政策
- [ 11-09]美元對多數主要貨幣匯率8日上漲
- [ 11-09]央行發布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首次回應匯率和房價之爭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