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將近,各種迷魂藥傳言再度來襲。日前,一條“美女使用迷煙迷昏老人,將其家內物品洗劫一空”的消息被網友大量轉發。對此,北京晨報記者從警方獲悉,目前本市未接報任何此類犯罪警情。醫生也表示,根本不存在“聞一下就失去知覺”的迷魂藥。律師表示,網絡造謠會被追責。 謠言:美女迷昏老人搶劫 近日,市民劉先生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一條“迷煙迷昏老人”的消息。該消息稱,在朝陽區雙井附近一小區內,多名老人聞了一名年輕美女的迷煙,帶女子回家后昏迷在地,家中財物被洗劫一空。“聞到一股香味,很快就暈了。”消息中稱,老人只要接觸一會兒就會暈倒,然后女子入戶把值錢的東西拿走,甚至還把小孩帶走。發布消息的人提醒大家“一定要轉發到群里”。記者走訪該小區,物業表示,并沒有此類案件出現。 劉先生稱,雖然對傳聞將信將疑,但想到多人在傳,就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給家中的父母打電話,提醒父母不要給陌生人開門。還有不少網友和劉先生一樣,看到這條信息后紛紛轉發給親人和好友。 同時,也有網友表示質疑,“看著實在眼熟”,“這是謠言。他們自己拿著就不會被迷倒嗎?難道是提前服用了解藥?” 警方:從未接報此類案件 就此情況,記者向公安機關求證。北京警方表示,110報警臺目前未接報任何關于“迷藥致人昏迷”的警情,該消息純屬謠言。從警方掌握的情況看,根本沒有信息中流傳的“噴煙”、“拍肩膀”等迷魂藥致人失去意識而任由別人擺布的實例。 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在全國各地都曾經出現過類似謠言。“入戶調查被迷暈”、“地鐵內迷煙搶小孩”等。對此,哈爾濱、南京等多地公安機關也進行過辟謠。記者走訪發現,此次消息的流傳最初是因為有小區物業聽聞外地有“迷魂”案件發生,害怕小區內居民中招才提醒大家,沒想到有市民誤以為是北京的案件,便流傳了出去。 醫生:傳言神藥并不存在 對于網上傳說的“接觸一會兒就會暈倒”的迷藥,北京急救中心劉醫生表示:“根本就不可能有這樣無色無味的迷煙,要是有這么神奇的藥,那麻醉師就省事了。” 劉醫生介紹說,臨床上存在吸入麻醉的方法,但需要特殊的設備和環境,首先利用麻醉氣體揮發罐將藥劑加熱,然后讓患者大口大口地吸入體內。這種做法不僅需要持續五六分鐘才會起效,還必須在封閉的環境內進行,比如戴上面罩。 此外,這種藥劑成本較高,一瓶往往兩三千元,而且帶有刺激性氣味,不可能讓犯罪分子在人們察覺不到的情況下實施犯罪。另外,如果用倒有大量麻醉藥劑的手帕強行捂住口鼻一段時間,也有可能讓人暈厥。但同樣,這種方法也會有刺鼻的氣味,不可能“不知不覺”實施犯罪。 他告訴記者,國家對于麻醉藥物的管制十分嚴格,從醫院等各類醫療、醫學機構外泄的機會非常小。此類藥物自制可能性也不大,即使是研究多年的麻醉學專家也難以自己配制。 律師:故意傳謠須擔責 北京康普律師事務所吳立宏律師表示,類似的謠言已經不止一次在網上流傳,影響了市民的生活。根據我國刑法修正案規定,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民警一旦查明消息來源,可以依法進行處理。提醒市民,網上言論也要注意,不要信謠傳謠,更不要造謠。” 北京晨報現場新聞 記者 張靜雅 線索:張先生 |
相關閱讀:
- [ 10-08]四個和尚在泉州用迷藥偷孩子?謠言!
- [ 09-30]網傳四和尚在泉用迷藥偷孩子 謠言!|十幾元小蘇打餓死癌細胞?專家:并非神藥
- [ 09-30]福清查處3起違反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網傳“四個和尚在泉州用迷藥偷孩子” 謠言!
- [ 04-16]平和警方辟謠“兩人上門推銷身上搜出迷藥和武器”
- [ 04-09]網傳江科大女生乘出租車被噴迷藥 警方:純屬誤會
- [ 03-30]少女自述“迷藥事件”疑竇叢生 警方調查:不屬實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