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的第十九屆歐元金融周“中國日”論壇上,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蘊含的機遇,成為重點話題。 隨著今年10月人民幣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迎來了里程碑式的發展。目前,已有101個國家將人民幣作為其貿易貨幣之一。歐洲是亞洲之外最重要的離岸人民幣市場,在包括倫敦、盧森堡和法蘭克福等在內的離岸中心,人民幣存款已具備相當規模。 “人民幣‘入籃’只是第一階段,目前正在開始第二階段。人民幣將不僅在貿易上作為儲備貨幣出現,還將更多地作為投資貨幣使用,你們還將看到更多以人民幣結算的交易。”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院長賁圣林在論壇上如是說。今年5月,中國財政部在倫敦發行30億元人民幣計價債券,這是中國首次在香港以外地區發售離岸國債,逾兩倍超額認購,58%的債券被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的投資者認購。 除了人民幣債券投資熱,人民幣國際化對中國乃至歐洲的金融產業改革,都有著促進作用。賁圣林告訴本報記者,人民幣國際化征程走了已有近10年,其間還有效推動了人民幣市場化的改革。而且,“人民幣國際化可以有效補充國際金融、貨幣體系的不足之處,進一步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金融治理的優化。” “法蘭克福作為歐洲重要的金融中心,在中歐、中德金融合作特別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表示,去年11月在法蘭克福投入運行的中歐國際交易所,已經并將持續推出一系列有競爭力、吸引力的人民幣證券產品鏈,為歐洲的人民幣持有者提供了一個流動性充裕、產品種類豐富的平臺。目前歐洲地區人民幣支付清算超過半數在英國進行。中德年貿易額是中英的兩倍,德國在華實際投資額是英國在華的1.34倍,中德人民幣合作的步伐理應邁得更大、更實。 對此,賁圣林表示:“歐洲在新金融領域,例如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科技領域發展比較晚,與歐洲各國自身的監管體制相對比較僵化有一定關系。全球前十大互聯網公司中有4家是中國公司,其他基本為美國公司。可以看出,在信息經濟、互聯網金融以及電子商務領域,中國和美國呈現出全球領先的趨勢。從這個意義上講,加強和中國的合作,對歐洲培育新興產業能帶來非常大的機會。” “盡管近期匯率有所波動,人民幣仍是非常堅挺的貨幣。”匯豐銀行德國資本市場人民幣業務負責人斯文·約爾根森表示,中國如今在世界各地都有投資,加強與中國經貿合作是必然趨勢,而人民幣國際化無疑提供了更多合作便利。 德國聯邦銀行執行董事卡爾—路德維希·蒂勒告訴本報記者,德國聯邦銀行一直在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支持,未來會進一步加大力度。“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持續穩定增長。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正行駛在一個正確的軌道上。聯邦銀行已經把人民幣納入貨幣籃子。”(記者馮雪珺) |
相關閱讀:
- [ 09-23]人民幣國際化再造重要里程碑
- [ 08-11]央行:人民幣國際化基礎設施將進一步完善
- [ 07-25]人民幣國際化指數5年增長逾10倍
- [ 06-30]英國脫歐助推人民幣國際化
- [ 05-31]“一帶一路”助推人民幣國際化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