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鄉族自治縣的布楞溝村。 甘肅東鄉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以東鄉族為主體的自治縣,也是六盤山片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之一。全縣總面積1510平方公里,轄19個鄉、5個鎮、229個行政村、1893個合作社,總人口30.13萬人,其中東鄉族占總人口的87.09%。該縣自然資源十分匱乏,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 “十二五”期間,東鄉縣累計投入扶貧專項資金6.93億元,實施了連片扶貧開發、整村推進、整鄉推進、易地扶貧搬遷等扶貧開發項目,貧困人口從2011年的16.94萬人減少到5.3萬人,貧困面從58.2%下降到18.57%。2015年底,東鄉縣生產總值由“十一五”末的7.94億元增加到16.27億元,年均遞增13.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2796萬元增加到6878萬元,年均遞增25.2%;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62元增加到4152元,年均遞增19.1%。 聚焦靶向精準發力推動脫貧 ▲東鄉縣新貌。 緊盯2019年實現整體脫貧,2020年與全州、全省、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兩大階段目標,東鄉縣確定了“教育生態打基礎、解難盯住水路房、羊(洋)果勞務育產業、餐飲旅游創新路、流域推進求突破、力爭同步進小康”的工作思路,把全縣115個貧困村根據貧困程度制定了脫貧時序,明確了年度脫貧任務,實行掛圖作戰。 在具體工作中,東鄉縣緊扣底數、問題、對策、責任、任務“五清”的要求,狠抓貧困戶建檔立卡、扶貧對象動態管理、大數據平臺錄入等關鍵環節的基礎工作,做到精準“號脈”,摸清“窮根”。在全縣重點貧困村全面推廣參與式扶貧模式,發動群眾自己選擇發展項目,廣泛參與項目管理,激發貧困群眾積極參與脫貧的內生動力,從而引導實現從“昨天給錢給物要我脫貧”向“今天主動參與我要脫貧”的轉變。 緊扣核心多措并舉助力脫貧 ▲東鄉縣董嶺鄉趙家村群眾用上了清潔的自來水。 著眼重點領域的攻堅突破,緊盯增收、基礎、培訓、生態等關鍵環節,著力抓產業、補短板、提能力、樹典型。 破解基礎瓶頸制約。以貧困村為重點,加大資金整合力度,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投資10.79億元,硬化村道248條、900公里,全縣農村道路通暢率達86%;投資近4億元,實施一批農村人飲安全工程,全縣自來水入戶率達到85%;投資5.38億元,改造農村危舊房2.25萬戶,實施易地搬遷1225戶,建成公租房4050套,群眾出行、飲水、住房等基礎條件顯著改善。 強化政策扶持引導。針對農村融資難題,建立了惠農貸、婦小貸、村級產業發展互助社等多元融資模式,累計發放雙聯惠農貸款、婦女小額貸款、精準扶貧專項貸款和互助社借款8.7億元;制定實施農業產業化發展、勞動力技能培訓、清真餐飲業、特色旅游業、林果業發展等一系列促農增收的措施辦法,積極探索試點枸杞種植和電商產業發展,全面加大政策引導和扶持力度,有力地激發了農村發展活力。 ▲東鄉縣董嶺鄉大山村群眾加緊硬化村口道路。 培育壯大富民產業。按照“培訓一人,致富一家,帶動一片”的思路,強化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力度,年均培訓1萬人以上。因地制宜、因村因戶施策,引導群眾發展以全膜玉米、脫毒洋芋為主的旱作農業,以牛羊為主的草食畜牧業,以花椒、大接杏、啤特果為主的林果業,以東鄉手抓、牛肉拉面為主的清真餐飲業,大力發展農家樂、田園采摘等新型鄉村旅游業,做到村有增收產業、戶有增收門路、人有增收技能。 彌補公共服務短板。把發展教育作為“挖窮根”的治本之策和遏制貧困代際傳遞的有力抓手,實施從幼兒園到高中教育的全免費,全面加強薄弱學校改造建設力度,大力開展“零輟學鄉鎮”“零輟學村”“零輟學學?!眲摻üぷ?,全縣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初中適齡少年入學率達到98.3%。把提升醫療服務作為防貧減貧的關鍵舉措,通過新建改擴建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招錄充實衛計人員、提高報銷范圍和比例等一系列措施,著力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有效防止了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把社會保障作為脫貧兜底的最后防線,加強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政策的有效銜接,不斷加大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優先解決重殘、重病和生活極度困難扶貧對象的生活保障問題,確保農村一二類低保戶實現政策性脫貧、穩定脫貧。在全力攻堅脫貧的同時,在基礎條件較好的鄉村大力推進美麗新農村和小康示范村等建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樹立樣板。 凝心聚力全民參與決戰脫貧 ▲東鄉縣群眾迎接新生活。 東鄉縣把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一場只許勝、不能敗的攻堅戰役,建立落實了縣黨委、政府、人大、政協主要領導包片,縣級領導包鄉鎮,縣直單位包村,干部包戶的“四包”責任制,形成了“縣有精準辦,鄉有扶貧工作站,村有駐村工作隊,戶有幫扶責任人”的“四有”工作體系,做到群眾不脫貧、干部幫扶工作不脫鉤。 深入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省州縣鄉雙聯單位和干部四級聯動,幫助聯系村和聯系戶理清發展思路、改善基礎設施、發展富民產業、解決困難問題,促進雙聯行動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 結合“雙百雙聯”“百企幫百村”“人大代表在行動”“政協委員活動日”等一系列載體,廣泛動員宗教界、工商企業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社會各界力量參與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中,全縣上下形成了思想統一、目標同向、工作同心的精準扶貧工作局面,凝聚了人人參與支持、全民決戰脫貧的強大合力。 |
相關閱讀:
- [ 11-23]福建?。ㄋ上┦灼诰珳拭撠毤艺嘤柊嚅_班
- [ 11-23]福建省巾幗精準脫貧家政培訓項目啟動一站式服務最有效
- [ 11-23]獻禮黨代會!“閩姐姐”家政助力我們姐妹精準脫貧!
- [ 11-23]福建啟動巾幗精準脫貧家政培訓項目助力婦女脫貧
- [ 11-22]山南市滴新村脫貧攻堅紀實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