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展出的百度大腦,已建成大規模神經網絡,能模擬人腦工作機制。 ②: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百度無人車全球首次公開試運營體驗。 ③:人民日報客戶端展區在“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受到關注。 ④:參觀者在阿里巴巴展臺前體驗螞蟻金服的刷臉支付。 難忘烏鎮時間,伴著“櫓聲欸乃,小橋流水”,全球互聯網巨頭留下了啟迪未來的智慧;難忘烏鎮魅力,未來技術與水鄉古韻交相輝映,人們在此想象未來的世界與生活……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帷幕已徐徐拉下,但它蕩起全球的思考漣漪還在層層擴散。 在這個時代,互聯網最具發展活力,也充滿風險挑戰。“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人類。”正如 習近平主席在烏鎮峰會上所號召的那樣,各國應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引導互聯網的巨大推動力,體現在無人汽車、手語發聲手套、智能機器人等領先科技上,孕育在互聯網掌舵者開創美好明天的未來愿景里,融入老百姓的生活里。 如何用“創新驅動”叩響“造福人類”的未來?本版為讀者帶來9位互聯網巨頭的解答。未來,或許就蘊含其中。 ——編 者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 未來30年用好網絡為王 中國互聯網走過20多年。未來30年,是人類最關鍵、最需要重視、最需要把握的30年。 未來30年,是新技術融合到傳統行業的方方面面、是人類社會天翻地覆的30年,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你身處哪里,我們每個人都會是這場大變革的一部分。 不過,未來30年一定不會只是“互聯網公司”的天下,未來30年是“用好互聯網技術”的公司的天下,是“用好互聯網技術”的國家的天下,是“用好互聯網技術”的年輕人的天下。我們必須把互聯網技術、互聯網資源普惠化,才能使之成為造福人類的巨大福祉。 未來的互聯網沒有邊界,就像電沒有邊界一樣。今天沒有人會拒絕用電,未來沒有人會拒絕互聯網。沒有一個人可以離開網絡而存在。 過去是知識驅動,未來是智慧驅動;過去把人變機器,未來把機器變人;過去是以制造為中心,未來就是以創造為中心。以制造為中心的時候,需要能源、電、石油,把一切非標準的變成標準。而未來以創造為中心時,需要的是數據、智商、情商,把一切標準的變成非標準、變成個性化。只要你對未來有想象,我相信誰都有機會。 |
相關閱讀:
- [ 11-24]首屆“互聯網+武夷巖茶”高峰論壇舉行
- [ 11-23]兼具中國智慧和全球視野“兩個堅持”原則贏得廣泛共鳴
- [ 11-23]現場選購 電商下單 快遞到家 “互聯網+”成購銷“新寵”
- [ 11-22]大佬烏鎮熱議人工智能崛起 移動互聯網沒機會了?
- [ 11-22]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攜手應對網絡安全新挑戰
- [ 11-22]世界互聯網大會專家熱議 攜手應對網絡安全新挑戰
- [ 11-21]再別烏鎮,改變全球互聯網格局的一件大事正在發生!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