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集團CEO姚勁波 生活服務誕生更大平臺 數字經濟超過一半的比重集中在生活服務領域,移動互聯網和生活服務各種場景的結合剛剛開始,并且會在下一個十年發生巨大的變化。 只要中國的網民持續地越來越多地依賴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會創造更多更好的服務。尤其在生活服務領域,我們相信,今天生活服務和移動互聯網與數據、智能的結合剛剛開始,我們只是在個別領域,比如打車、購物等創造了機會,但是絕大部分的生活服務領域還沒有完全被互聯網改造。 網絡技術的發展、支付渠道的便捷,信用體系的完善等,讓互聯網正在被更多群體高頻使用,比如餐廳老板、服務員等,未來,這樣的使用還會更多。 我認為未來數字經濟對生活服務的改造還會在一些領域誕生更大的平臺。我對數字經濟里的生活服務與移動互聯網的結合充滿信心?!耙苿踊ヂ摼W+生活”服務會在未來崛起。 互聯網正把年輕人和愿意在新興行業工作的年輕人聚在一起。我們堅信年輕人,我們堅信中國的變化,中國的移動互聯網對傳統行業、對生活服務領域的改造剛剛開始。 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 語音視覺或成輸入方式 在技術行業,創新決定一切,我們認為互聯網行業下一個大事件將會是混合現實,也就是虛擬的數字世界和物理的現實世界無縫融合。比如全息眼鏡,在醫療領域可以通過數字化全息影像學習解剖學,未來還可以通過它來探索火星。 我認為,未來不會只有一個總管一切的人工智能,而應該是有各種各樣的人工智能,它們在生活的不同領域、不同細節里,各有所長、各司其職。比如會有專門寫新聞、讀新聞的,也有幫忙做飯的、帶孩子的、開車的…… 現在我們更多地使用APP作為入口,不同的任務會喚醒不同的APP。未來的入口就是各種不同的人工智能,我們用語音、視覺或其他輸入方式去喚醒他們。 目前的計算機技術已經可以將語音識別完成得非常好,10年之內視覺方面的圖像識別發展也會跟上。當語音和視覺識別技術都足夠強大時,人工智能設備的想象空間就會越來越大。過去都說“互聯網+”,未來將是“AI+”,人工智能可以向社會和生活中的任何一個領域滲透。 本版稿件由張意軒、岳小喬、劉鎮杰、宋靜思、張璁采寫 本版照片由《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肖翊、本報記者張意軒攝 |
相關閱讀:
- [ 11-24]首屆“互聯網+武夷巖茶”高峰論壇舉行
- [ 11-23]兼具中國智慧和全球視野“兩個堅持”原則贏得廣泛共鳴
- [ 11-23]現場選購 電商下單 快遞到家 “互聯網+”成購銷“新寵”
- [ 11-22]大佬烏鎮熱議人工智能崛起 移動互聯網沒機會了?
- [ 11-22]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攜手應對網絡安全新挑戰
- [ 11-22]世界互聯網大會專家熱議 攜手應對網絡安全新挑戰
- [ 11-21]再別烏鎮,改變全球互聯網格局的一件大事正在發生!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