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鞏固“穩” 積蓄“進”
2016-11-24 14:11:05?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林晨 |
分享到:
|
【界面】 中國經濟:鞏固“穩” 積蓄“進” ——透視前三季度31個省份經濟增長背后的新動能 光明日報記者 馮蕾 2016年只剩下30余天,從已公布的各項數據看,全年6.5%以上的經濟增速可期。截至11月22日,31個省份已陸續公布各自前三季度經濟增速及相關指標。西藏、重慶、貴州、天津、江西、安徽、福建等26個省份GDP增幅“跑贏”全國,其中有23個省份GDP增速超過了7%。 沈陽新松機器人公司的工作人員對準備出廠的機器人進行最后的調試。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攝 1、26個省份GDP增速超6.7%: 穩在“增速”,進在“結構” 【數據】 最新數據顯示,除了北京、上海前三季度GDP增速與全國6.7%持平,山西GDP增速(4.0%)、遼寧(-2.2%)、黑龍江(6.0%)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外,其余26個省份的GDP增幅均“跑贏”全國,其中有23個省份GDP增速超過7%。 前三季度全國各地經濟增長方面,西藏、重慶以10.7%的增速領跑全國。貴州前三季度GDP增速依然保持了10.5%的高速增長。值得關注的是,從2014年到今年前三季度,重慶GDP增速已是連續11個季度領跑全國。 透視重慶的發展模式,新動力主要來自于電子信息產業和戰略性新興制造業的貢獻。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重慶市戰略性新興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2.6%,增速高于工業整體增速12.2個百分點,拉動重慶增長2.8個百分點,貢獻率為26.5%。 同時,隨著沿海產業加速西進,一大批電子信息巨頭落戶重慶,傳統汽車制造和電子信息產業的持續增長成為重慶經濟增長的重要動能。 同樣,貴州經濟增長背后,也與新興產業快馬加鞭密不可分。據該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前三季度,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3.5%,增速比工業整體增速快將近30個百分點。緊扣創新驅動,發掘新的增長點,貴州經濟在轉型升級中收獲信心。 對于北京、上海兩個特大城市來說,近年來經濟增速持續放緩,但三次產業結構和產業內部結構的深刻變化,正在激發著新活力—— 前三季度,北京、上海的經濟增長率均是6.7%。但值得關注的是,上半年服務業占北京GDP比重已經高達81.9%,引領著新常態下的經濟發展新格局。其中,既包括快遞業和文化出版業,也包括金融、信息等現代服務業。 再看上海,前三季度,生產性服務業十大重點領域共實現營業收入16322.9億元,同比增長11.37%。蓬勃發展的第三產業中,金融業的位置更加凸顯。上半年,上海金融業增加值超過2400億元,以17.1%的增速領跑全國。 |
相關閱讀:
- [ 11-24]開發性金融支持印尼基礎設施建設 共商中印經貿
- [ 11-24]楊愛武:開發性金融合作譜寫中印尼合作新篇章
- [ 11-24]建設新福建 再譜新華章
- [ 11-24]中美經濟專家:世界需要怎樣的中國經濟增長速度
- [ 11-23]美媒:泰國嘗試給窮人發放現金以刺激經濟增長
- [ 11-23]開放是亞太經濟的生命線
- [ 11-23]“一增一降”彰顯內蒙古“新經濟”發展活力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