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望所歸 帶頭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 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的2016年APEC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先后發表了題為《深化伙伴關系增強發展動力》和《面向未來開拓進取促進亞太發展繁榮》的重要講話,積極倡導推動亞太自由貿易區建立、建設開放型經濟,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得到各國媒體的一致贊譽。 11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利馬同秘魯總統庫琴斯基舉行會談。會談前,習近平出席庫琴斯基在總統府前廣場舉行的歡迎儀式。 新華社記者李濤攝 新加坡《聯合早報》17日的報道稱,這次APEC利馬峰會的召開有一個大的背景:近年來,世界經濟增長乏力,貿易保護主義悄然抬頭,民粹主義、孤立主義大行其道,“逆全球化”暗流涌動。當“全球化”遭遇前所未有的質疑與挑戰,外界需要在“是全球化出了問題,還是部分國家出現了誤判”之間找到各自的判斷。于APEC成員而言,中國的答案無疑具有巨大的借鑒意義。 報道稱,與世隔絕永遠無法解決問題。作為小國的新加坡無法選擇固步自封的保護主義政策,來應對全球化和科技發展所帶來的貧富懸殊問題。這是新加坡面對的現實,以及新加坡政府對擁抱自由貿易的堅定立場。這也是亞太地區,特別是東亞國家的共同想法。從亞太國家的共同利益看,中國繼續推動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的趨勢,“基本上相信是眾望所歸”。 智利《信使報》網站11月23日報道,習近平關于通過更廣泛的自貿協定來深化APEC合作的承諾得到與會領導人一致贊同。因為中國經濟和對世界影響力的顯著增長,以及不斷提高的人民福利所依靠的根基之一就是自由貿易。 美洲通訊社(TELAM)官方網站發表題為《中國積極推動亞太自由貿易區建立》的文章稱,習近平主席在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建設亞太自由貿易區,是事關亞太長遠繁榮的戰略舉措”,中國不會對外關閉大門,而只會更加開放。中方還確保共享發展成果。習近平主席的這一主張和理念展現了中國在亞太地區共同發展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和大國擔當。 厄瓜多爾《環球報》刊文稱,習近平提出“建設亞太自由貿易區,是事關亞太長遠繁榮的戰略舉措”,這一主張非常符合APEC成員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