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四川成都的唐先生,在2014年的11月,在京東購物網站上看到一款電腦主板的促銷海報,單價619元的主板在活動期間每塊減免50元,也就是569元,唐先生隨之便購買了5塊。唐先生在和京東協商不成后,將京東起訴到了成都市武侯區人民法院,要求京東退還全部貨款,并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進行三倍賠償。
如何防范“價格欺詐”? “價格欺詐”行為在網絡購物中已經成了一個普遍的問題,那么我們在購物時要怎么防范“價格欺詐”呢? 現在電商平臺比較多,消費者在網購時見到所謂“驚爆價”、“最低價”等宣傳廣告后,應多上幾個購物網站,進行比價,也可以去周圍的商場或超市,對價格進行比較之后再選擇購買。同時,在商家搞活動時,一定要注意是否有清晰的活動規則,以及活動具體實施的附加條件、范圍和方式。 隨時保留證據 通過法律途徑維權 如果以上這些細則都不明確,那么,這樣的活動消費者就一定要警惕了。若遭遇價格欺詐,消費者要隨時收集證據,拿起法律的武器為自己維權,讓經營者付出相應的代價,讓我們的市場環境越來越好。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