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25日電(吳新竹)自8月“深港通”宣布推出以來,社會各界對香港和內地資本互聯互通的興趣愈發濃厚,今天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發布聯合公告,深港通將在12月5日正式開通。 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通過把深港通和滬港通做比較發現,深港通比滬港通新增了市值50億元港幣及以上的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的成份股,交易型開放式基金(ETF)也將在深港通運行一段時間后納入投資標的。為此,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采訪了方正證券、華融證券、安信國際、智信財經等機構的市場人士,探尋深港通開通后兩地資本市場的動向。 滬深股市會對深港通做何反應? 方正證券金融研究部副總經理、策略首席分析師郭艷紅回顧了滬港通宣布啟動日及正式開通后市場的反應,據以推測深港通將給滬深股市帶來的波動。 他說道,滬港通宣布當日,上證綜指上漲2.30%,三日累積上漲3.16%,一周累積上漲2.31%,開通當日沒有表現;券商指數在宣布當日上漲4.27%,四日累積上漲8.54%,一周累積上漲6.26%,開通當日沒有表現。據此判斷,深港通宣布當日,上證綜指、券商指數均會有所表現,但當日即可消化大部分利好;宣布三四天內,上證及相關券商指數達到階段性高點;開通當日,指數及相關個股反而不會有明顯的表現,雖然北上資金迅速超過南下資金,但相關指數和個股仍有可能出現微跌。 然而郭艷紅補充道,不同于彼時,2014年底A股正處于牛市前半段,市場流動性充裕,參與主體風險偏好高、對主題反應持續、強烈,不存在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而目前A股市場仍處于寬幅震蕩行情,流動性相對穩定、市場風險偏好低于當時、對主題反應相對短暫、謹慎,人民幣貶值預期濃郁,港股已經有了一定漲幅。據此他判斷,深港通宣布當日,指數及相關個股(特別是24家獲深港通開通權限的券商標的)均會有所反應,但漲幅可能不及2014年;并且很有可能在兩三日內,指數及相關個股股價達到階段性高點,甚至也有可能出現一日游行情;深港通開通當日,由于人民幣近期貶值幅度較大,且還存在未來進一步貶值的預期,港股近期漲幅明顯,預計北上和南下的資金都會比較踟躇,指數和相關個股有可能因利好出盡而下跌。 港股會成為資本逐鹿的對象嗎? 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曾表示,深港通開通后,會有越來越多的股票增加進來,今后港交所也會進一步完善、擴容和增量。對此,香港智信財經通訊社董事長郭信麟對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說道,早在滬港通實施之前便有內地投資者專門跑到香港去開戶投資港股,即將開通的深港通是滬港通的升級版,互聯互通機制將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安信國際證券(香港)研究部總監韓致立指出,港股處于估值洼地,港元與美元掛鉤,在國家嚴控內地資金外流以及QDII爆額的背景下,港股通剔除了總額度的上限,將成為內地向外投資以規避人民幣貶值風險的有利渠道。另一方面,英國在推動脫歐進程,部分避險資金轉入新興市場及港股,6月下旬起港元一直保持強勢,一定程度反映了海外資金的流入,預計深港通實施后將催化外資加速搶灘港股。 深港通催生哪些新的投資機遇? 深港通開通后港股方面高息股更易獲投資者青睞,A股比港股豐富的板塊如白酒、醫藥、軍工等會有較好前景,總體來看藍籌股、白馬股將更具投資價值。 安信國際證券(香港)研究部總監韓致立指出,近期港股通的交易集中在匯豐、內銀等高息股上,深港通開通后港股通的高息股將會成為內地資金的寵兒。華融證券市場研究部總經理馬茲暉則認為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的成份股分紅率比較可觀,可而吸引一部分投資者;ETF的收益比較穩定,適合做投資配置,分散投資風險。考慮這一特點,ETF開放以后對保險資金的吸引力較大。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說道,A股中小企業板市盈率在50倍以上,而恒生綜合小型股的市盈率不到20倍,深港通開通后相應股票的估值優勢會顯現出來。另一方面受海外市場影響,藍籌股的投資價值也將更受重視。 面對新的投資機遇,郭艷紅建議道,內地投資者南下要適應港股特點,以業績穩定、有分紅預期的白馬股為主,某些在A股市場反應敏感、劇烈的主題不建議映射到港股的相關標的,否則可能因缺少流動性而水土不服。(中新經緯APP) |
相關閱讀:
- [ 11-25]香港投資基金公會呼吁深港通盡早開通
- [ 11-24]深交所:深港通業務將于11月26日全網測試
- [ 11-22]李小加:深港通槍一定會響 稍微再等一下
- [ 11-20]深港通步伐越來越近 A股投資理念會改變嗎?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