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11月27日電這是一場決心打贏的戰役。身處“滾石上山、爬坡過坎”攻堅期的黑龍江省,在新一輪國企改革中不等不靠、迎難而上、負重前行,破體制機制、化歷史包袱、探振興新路……國企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在黑土地向縱深突進。 “深水”突圍:“刀刃向內”破體制機制束縛 11月的“煤城”雞西,冰天雪地。天剛亮,東山19號樓一家刀削面館已燃起熊熊爐火,隨著牛肉與調料入鍋,一股鮮香彌漫開來。 店主馬海波曾是龍煤集團雞西礦業公司正陽礦生活服務公司項目部主任。今年初,他響應轉崗分流號召,選擇自主創業,如今小店每月近8000元收入是他從前月收入的兩倍。馬海波只是龍煤3.8萬名分流職工中的普通一員。‵ 作為東北最大煤炭企業、黑龍江省屬最大國企,龍煤集團至今累計為國家生產煤炭32億噸。2012年以來煤炭價格走低,企業陷入困境,機構臃腫、管理滯后等“病癥”開始暴露。 龍煤攻堅,時不我待!在國家去產能政策措施未到位,全省經濟增長趨緩、財政收入緊張情況下,黑龍江吹響了龍煤改革“進軍號”。 “為推進龍煤改革,省政府去年以來召開大小會議不下20次,材料摞起來有一尺高,現在只能說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效。”黑龍江省政府一位干部說。 集團領導班子精簡5人,總部機關部室和管理人員精簡78%和59%,商品煤單位成本同比減幅47.1%,非經營性資產打包出售21.5億元,3.8萬人年底前分流安置……這是龍煤改革的“年終清單”。 黑龍江省下決心迎難而上,全面推進以龍煤、農墾、森工為重點的國企改革,著重破解體制機制束縛。 漸入改革深水區的央企也在“負重”求變。中國一重瞄準選人用人頑疾,對公司副總裁、直屬單位正副總經理等職位市場化選聘,有近46%的人員競聘失敗,沒能“坐下來”。哈爾濱鍋爐廠打破僵化薪酬制度,不講職務講貢獻,讓科技人才在重要崗位賺高薪。 紅利在改革的潛移默化中釋放。前十個月,黑龍江省國資委出資企業同比減虧56.1%。哈電、一重、龍煤等重點國企出現積極態勢。 “瘦身”減負:打響改革與穩定雙贏之戰 作為我國“一五”“二五”時期重點布局的老工業基地,黑龍江不少國企和家屬區建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供水供電供熱和物業“三供一業”設施老化,一些職工吃“定點水”“污染水”,住“通風樓”“冷屋子”,而企業還要支付巨額補貼維護費用。 不僅如此,國企還要承擔廠辦大集體、離退休人員管理、電視臺……曾有人這樣形容國企的“歷史包袱”:如同讓一個人背著包袱、抱著孩子、穿著棉襖,跳進海里游泳。 面對令人頭痛的包袱,黑龍江省不因包袱重而等待,困難多而不作為,有風險而躲避,看準的事、定下來的事、早干晚干都要干的事,就要快干。 為幫企業減負,黑龍江早在2012年就在全國率先開展央企分離移交“三供一業”工作。目前,駐黑龍江的51戶央企有185個“三供一業”項目被分離移交,省屬企業“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基本完成。僅龍煤集團移交后,就減少4181人,每年減虧3.75億元。 瘦身健體不僅讓企業活力大增,也讓職工生活變得安逸。這個冬天,哈電集團職工王興國家里做飯也不用“深井水”了,孩子喝著磨盤山水庫的純凈水直說甜。東安集團職工李建國家里供電入戶額定電容量提高到4KW/戶,可以多個家電一起用了。 與“三供一業”相比,國企廠辦大集體的包袱似乎更加沉重。僅黑龍江省內參加改革的央企廠辦大集體就達670戶,涉及在冊職工約8萬人。作為全國唯一在全省范圍內全面啟動廠辦大集體改革工作的省份,黑龍江不僅發放經濟補償金,還妥善接續養老保險關系,解決了職工后顧之憂。 |
相關閱讀:
- [ 11-25]權威解讀《實施意見》 廈門國企改革新政出爐
- [ 11-25]廈門國企改革新政出爐 同安灣畔將建陳化成廣場 漳州擬出臺駕培新規 每位教練每月只能培訓約5人
- [ 11-25]權威解讀《實施意見》 廈門國企改革新政出爐
- [ 11-25]深入基層集中宣講 廈門市委宣講團走進同安和國企
- [ 11-24]遼寧成立自貿區領導小組 將加快國企改革
- [ 11-23]東北國企改革獲“加注” 專項方案年底前出臺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