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脫胎換骨 景點建設華麗轉身 人民日報成都11月25日電 (記者 劉裕國)“小雪不覺寒,賓朋滿客棧。”11月25日,四川甘孜稻城香格里拉鎮四季蓮花客棧女老板李雪一臉喜悅地告訴記者,立冬以來,她的小客棧仍收入了10多萬元。李雪的好生意,也讓藏族房東阿里呷樂得合不攏嘴,過去他守著這10多間房受窮,屋里堆柴火、拴牦牛,現在則坐收紅利,告別了貧困。 四川藏區,廣袤神奇,旅游資源豐富。旅游脫貧,是四川省委在藏區書寫的一篇大文章。今年2月6日,國家旅游局發布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名單,把甘孜州全部納入創建范圍。目前,以“大熊貓、大九寨、大草原、大香格里拉”為代表的旅游產品和品牌體系已初步建立,形成了集高原特色、藏羌文化、生態休閑于一體的藏區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 基礎設施脫胎換骨,旅游服務、景點建設華麗轉身。3000多公里的新建高速公路和通鄉油路,橫貫東西南北;康定、亞丁機場,在千古高原架起國際空中走廊;格薩爾機場將于明年竣工,交通大動脈成為甘孜脫貧騰飛的翅膀。 藏區一盤棋,處處是風景。從一滴水到一條河,從一株草到一棵樹,從一塊石頭到一座山,從一座建筑到一個人,都是全域旅游的資源。無論甘孜還是阿壩,都營造了全民重旅的氛圍,喊響了人人都是旅游的服務者、經營者、管理者、參與者的口號。 一個旅游點致富一個村,一個旅游區帶富一個鄉。截至目前,四川省政府指導和支持藏區創建鄉村旅游示范縣、鄉(鎮)、村110個,占到全省的14%;建成汶川水磨、茂縣坪頭、理縣桃坪等一批精品旅游村寨,發展藏家樂、牧家樂3600多家,帶動農牧民就業13萬人。 4年前,甘孜雅江還是一個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落后的小縣,眾多好山好水“藏在深閨人未識”。如今,吉仁湖、高爾寺、康巴漢子村、白狼古羌國遺址,優美的自然風光和厚重的地域文化帶活了一方經濟。去年以來,該縣已形成以“農家樂”“藏家樂”“帳篷村”“農家樂+農業+農戶”為主的多種經營模式。2015年,全縣接待游客11.1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300萬元,較2010年分別增長141.3%和145.6%。 截至2016年10月,四川藏區實現旅游總收入422.08億元,同比增長17.4%,接待游客4774.96萬人次,同比增長16.3%。旅游業成為促進藏區快速發展的支柱產業。 (原載 2016年11月26日《人民日報》) |
相關閱讀:
- [ 11-28]兩岸定光文化旅游節首次在臺灣舉辦
- [ 11-28]海南國際旅游島歡樂節今日開幕
- [ 11-28]廈門某旅游大巴與貨車相撞致車門損壞 乘客從窗戶脫身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