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聯十大、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引發熱烈反響
2016-12-01 16:09:08?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陳曦 陳曦 |
分享到:
|
11月30日,中國文聯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馮雙白在學習討論中央領導同志重要講話的分組會議上講話。當日,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題:努力筑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的文藝高峰——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聯十大、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引發熱烈反響 新華社記者 “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文學家、藝術家。廣大文藝工作者要牢記使命、牢記職責,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同黨和人民一道,努力筑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的文藝高峰!” 習近平總書記在11月30日上午開幕的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對廣大文藝工作者提出四點希望。 廣大文藝工作者紛紛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這次講話與他兩年前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一脈相承,再次吹響了全國文藝界以文化自信為底氣和底蘊、以偉大靈魂和作品攀登文藝高峰的進軍號角。 堅定文化自信,用文藝振奮民族精神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深有感觸地說:“習總書記把文化的力量提升到了新高度,為新時代的文藝發展之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論指南。他提出要‘保持對自身文化理想、文化價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對自身文化生命力、創造力的高度信心’,值得我們細細回味。”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引起了與會代表的強烈共鳴。 “漢語是表現力最豐富的語言,能用漢語進行創作是我們中國作家的幸運,為此我非常自豪。”上海作家協會副主席趙麗宏說,不論是創作小說、散文、詩歌或者其他藝術形式,如果離開了中國文化的根基,就沒有了靈魂。只有扎根腳下的土地,創作才能站穩腳跟。 在作家陸天明看來,文化自信首先要解決態度問題。“你愿不愿意愛國,愛民族,愛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民?如果你愛,你就愿意去接近、服務他們;愿意讀好中國這本書,就能讀到精妙之處。習總書記提到要樹立正確歷史觀,一些人對中國土地沒有感情,何來歷史感?滿腦子舶來品,何來文化自信?要真正從心里產生感情,看到中國正在發生變化,有了愛才會慢慢了解、接近,才能提供中國新模式、新成果、新經驗給世界。” “習總書記提出反映時代是文藝工作者的使命,軍事文藝不能滯后于現實生活。”軍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團副團長楊笑陽說,我們應密切跟蹤改革強軍偉大實踐,深入部隊一線和演訓現場,及時深刻地講好強軍故事,傳播強軍聲音,凝聚強軍力量。 堅持服務人民,用積極的文藝歌頌人民 “一切優秀文藝工作者的藝術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優秀文藝創作都為了人民。”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令很多文藝工作者聯想到自身的創作實踐。 2015年,中國人民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之際,吉林省文聯副主席曹保明和他的同事們終于完成《抗戰老兵口述史》。“起初我沒有信心,覺得這些老人最小的已近90歲,最大的105歲,他們還能講述嗎?可是,當我和志愿者來到他們面前,我被徹底震撼了!有一位老兵已去世三個月,他的家屬、村民拉著我們講述;還有一位在接受采訪十天后過世,我們在追悼會上講述了‘老兵不死’的故事……” “人民需要藝術,藝術更需要人民。”中國音樂文學學會主席助理、詞作家宋青松回想起自己含淚譜曲的經歷——“在前往南水北調工程建設一線采風的過程中,我們與農民攀談、與移民干部交流,聆聽了許多感人的事跡,其中有個累倒在工作崗位上的基層干部的事跡給了我靈感。創作短短一百多字的一段歌詞,我三度落淚。今后,我還要繼續用音樂為百姓塑像。” 多年來,以報告文學見長的軍旅作家徐劍寫過青藏鐵路,寫過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浴火重生,他的寫作始終秉持“三不寫”原則,即沒有走到的地方不寫、沒有聽到的不寫、沒有看到的不寫。“要拜人民為師,不能以俯視的姿態看待人民、看待生活。只有如此,才能把握好這個時代,寫好這個時代,寫出人們在這個時代的歡樂與憂傷,寫出他們真實的體驗。” |
相關閱讀:
- [ 12-01]習近平“四點希望”擎起文藝創作指路明燈
- [ 11-30]習近平: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
- [ 11-30]習近平:筑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文藝高峰
- [ 11-30]習近平向巴西總統和玻利維亞總統致慰問電
- [ 11-30]習近平主席特使李源潮赴古巴吊唁菲德爾·卡斯特羅逝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