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向上價值觀:基層文藝工作者學習習近平重要講話
2016-12-03 10:27:17?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趙舒文 |
分享到:
|
傳遞向上的價值觀 ——基層文藝工作者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 光明日報記者 郭超 魯博林 饒翔 付小悅 “一個字一個字讀完,句句說在心坎上啊。”北京順義農民作家許福元是從報紙上讀到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的。“人民需要藝術,藝術更需要人民。”他對這句話體會尤深。這位自稱“做過豆腐喂過豬,扛過大個兒讀過書”的基層寫作者,過去“白天掄鋤耪地,晚上在油燈下讀書。寫作的紙是四分錢一張的便宜紙,而且兩面寫。”幾十年來,他經歷了農村的種種矛盾、變革與發展,目睹了父老鄉親的生活軌跡、價值觀念的變化。“讀了總書記的講話,我對文學更有信心了。” 像許福元一樣,許多基層文藝工作者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及時、解渴,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淺出,讓他們堅定了追隨人民的腳步,“在為祖國、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實現價值”。 用文藝振奮民族精神 “只有扎根腳下這塊生于斯、長于斯的土地,文藝才能接住地氣、增加底氣、灌注生氣,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第一次參加全國文代會的云南省紅河州歌舞團的演員李懷秀,聽了總書記的講話,覺得“很提氣”。 她和弟弟都是彝族海菜腔的傳承人。通過唱歌改變命運的姐弟倆,想幫助更多的人改變命運。在民族文化傳習所,他們傾盡所能,“不讓老祖先的寶貝在自己手里失傳。”讓李懷秀著急的是,很多老鄉覺得山歌土,登不上臺面。每次參加活動,李懷秀都盡可能穿民族服裝,唱民族歌曲。通過李懷秀和弟弟李懷福等人的努力,人們逐漸改變了對于民歌小調的偏頗看法,逐漸對自己的文化有了信心。現在,紅河的中小學生,課間操除了廣播體操之外,還跳彝族的傳統舞蹈煙盒舞。“要讓傳統文化的種子在孩子的心中生根。”李懷秀說。 談到堅定文化自信,湖南衛視節目編導吳望暉動情地說:“堅持原創、講好中國故事,始終是我內心的準繩。我們深知,自己制作的作品對于青年群體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有著深遠的意義。因此,我們力求在全社會尋找最真實感人的故事,把它呈現在電視上。總書記的講話讓我們更加堅信,唯有真正體現人民需求,為老百姓服務的作品,才有足夠長久的生命力。” 寧夏回族青年女作家馬金蓮多年生活在西吉縣基層,她的目光也瞄準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真誠地書寫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她曾獲得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和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駿馬獎”。“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立場,堅定文化自信,腳踏實地,深入生活,用手中的筆深情地書寫自己的民族,書寫當下和歷史,書寫最廣大百姓的故事。”馬金蓮說:“要多讀書,讀好書,讀經典,用古今中外人類精神的精華滋養自己的精神和文字,寫出好作品,不辜負我生活的時代和這片養育我的土地。” |
相關閱讀:
- [ 12-02]習近平就哇集拉隆功就任泰國國王致賀電
- [ 12-02]作家藝術家帶你快速讀懂習近平文代會、作代會重要講話
- [ 11-30]習近平向“聲援巴勒斯坦人民國際日”紀念大會致賀電
- [ 11-30]習近平向“聲援巴勒斯坦人民國際日”紀念大會致賀電
- [ 11-29]殲十五戰斗機中的習近平
- [ 11-29]習近平心中的立軍之本
- [ 11-29]習近平:軍隊改革是決定軍隊未來的關鍵一招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