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用“四個有利于”為改革導航
2016-12-12 09:32:01? ?來源:學習中國 責任編輯:周冬 周冬 |
分享到:
|
“茍利于民,不必法古;茍周于事,不必循舊。”“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100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全面深化改革已在深水區前行三年,劈波斬浪,碩果累累。水越深,不確定因素越多,風險越大;今后的航行方向如何確定?如何破堅冰、避暗流?12月5日,習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次會議上提出“四個有利于”為今后的改革導航:“多推有利于增添經濟發展動力的改革,多推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改革,多推有利于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的改革,多推有利于調動廣大干部群眾積極性的改革。”這“四個有利于”也是今后確定改革重點的基本遵循。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 圖為:2016年10月10日至11日,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一、多推有利于增添經濟發展動力的改革 “以不息為體,以日新為道。”改革是發展我國經濟的關鍵一招,不改革經濟就將失去動力,步履蹣跚。我國經濟面對增速下行和轉型升級的雙重壓力,迫切需要通過改革培育和增強經濟發展新動力。習近平指出:“我們要拿出‘敢為天下先’的勇氣,銳意改革,激勵創新,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新道路、新模式,不斷尋求新增長點和驅動力。” 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培育經濟發展新動力。我國經濟發展要突破瓶頸、解決深層次問題,根本出路在于創新。我們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實現發展動力轉換,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引領發展。我們要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使創新理念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我們要使創新深度融合于經濟發展之中,引領經濟新發展。習近平強調:“要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我們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通過創新培育發展新動力、塑造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優。” 積極推動打破壟斷、調整收入分配、轉變政府職能等領域的改革,加快形成促進創新的體制機制,為新一輪更高質量的經濟增長打下良好的制度基礎。要下決心進一步打開轉變政府職能這扇大門,把該放的權力放到位,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和創造力。要創新體制機制,為經濟轉型提供“源頭活水”。 |
相關閱讀:
- [ 12-12]從八項規定到六中全會 ——習近平這樣把制度籠子越扎越緊
- [ 12-11]習近平:法安天下,德潤人心
- [ 12-11]習近平:推進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縱論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
- [ 12-1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重要講話引起熱烈反響
- [ 12-11]習近平: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