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用“四個有利于”為改革導航
2016-12-12 09:32:01? ?來源:學習中國 責任編輯:周冬 周冬 |
分享到:
|
圖為:2014年11月9日,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并發表題為《謀求持久發展共筑亞太夢想》的主旨演講。 四、多推有利于調動廣大干部群眾積極性的改革 “積力之所舉,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無不成也。”全面深化改革錯綜復雜、阻力很大,必須匯眾智、聚眾力才能完成這前無古人、后啟來者的偉業。廣大干部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新性如何,決定著改革的成敗。習近平指出:“要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改革任務越繁重,我們越要依靠人民群眾支持和參與,善于通過提出和貫徹正確的改革措施帶領人民前進,善于從人民的實踐創造和發展要求中完善改革的政策主張。” 要積極推進干部任用和提撥制度改革,以調動干部的改革積極性。要從制度上多用、重用改革促進派和改革實干家,要讓能改革者上,不改革者下。要從制度上根本解決干部的不改革、拖改革、不作為問題。習近平指出:“受成長經歷、社會環境、政治生態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當前干部隊伍也存在種種復雜情況,一個突出問題是部分干部思想困惑增多、積極性不高,存在一定程度的‘為官不為’。對這個問題,我們要高度重視,認真研究,把情況搞清楚,把癥結分析透,把對策想明白,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要改革干部的考核評價體系,將是否促進改革、是否積極改革作為重要的評價標準,以此來調動干部的改革積極性。習近平強調:“要完善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既鼓勵創新、表揚先進,也允許試錯、寬容失敗,營造想改革、謀改革、善改革的濃郁氛圍。” 要設計好改革方案,正確引導改革預期,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改革積極性。改革方案要充分體現人民群眾的愿望和利益,讓人民群眾看到和理解改革方案的含金量,要使人民群眾對改革充滿希望和期盼。要做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宣傳工作,將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的獲得感講清楚,讓人民群眾自覺投身改革、促進改革。習近平指出:“要重視調查研究,堅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了解基層群眾所思、所想、所盼,使改革更接地氣。” “尊新必威,守舊必亡。”實踐證明,改革必昌,不改革必衰。習近平指出:“中國改革的方向已經明確、不會動搖;中國改革的步伐將堅定向前、不會放慢。”在“四個有利于”引航下,今后的改革,必將更加全面、更加徹底、更加有效。 |
相關閱讀:
- [ 12-12]從八項規定到六中全會 ——習近平這樣把制度籠子越扎越緊
- [ 12-11]習近平:法安天下,德潤人心
- [ 12-11]習近平:推進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縱論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
- [ 12-1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重要講話引起熱烈反響
- [ 12-11]習近平: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