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12月12日舉行,來自河南許昌、北京門頭溝、安徽歙縣的三戶家庭,分別獲得了全國文明家庭榮譽稱號。他們中,既有敬老孝親的,也有關注生態環境改善的,下面我們就去這三個家庭看一看,一起分享一下他們創建文明家庭的經驗和辦法。 劉英:悉心照顧八位“父母”的好兒媳 有人說,婆媳關系是世界上最難相處的關系,但是在河南許昌,市民劉英卻要處理和三對公公婆婆的關系,30年來,這個特殊的大家庭不僅沒有手忙腳亂、怨言不斷,反而是孝心凝聚、和睦相處。 嫁給丈夫李云志30年來,劉英夫婦照顧了八位老人的生活。這源于丈夫復雜的家庭關系,劉英的丈夫李云志從小被抱養,親生父母離婚后又各自成家。因為心存顧慮,倆人1984年結婚時,李云志并沒有把身世告訴劉英,結婚兩年后,劉英才逐漸了解,讓李云志想不到的是,劉英竟然主動提出要跟李云志的親生父母認親,分擔照顧老人的責任。30多年來,劉英盡心孝敬、噓寒問暖,想方設法逗老人們開心。 王靜:種樹三十年 荒山變綠洲 王靜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家住北京門頭溝區妙峰山鎮炭廠村。一家人在荒山上種樹,一種就是30年。 1984年,王靜的公公李德普響應國家“防塵固沙,還北京一片藍天”的號召,承包了1300多畝荒山。32年過去了,側柏、油松、楊樹、柳樹等等,10多個品種、30多萬棵樹苗陸續在山嶺間扎了根。 由于貢獻突出,李德普老人多次受到門頭溝政府和北京市政府的嘉獎。榮譽的背后是少為人知的艱難。王靜結婚的時候,公婆身體還不錯,一心撲在種樹上。在山上經常一住就是半年。山上沒水沒電,只有靠人力去山下挑水,晚上也只能用煤油燈,和外界唯一的聯系就是一個收音機。王靜和丈夫每周往山上送一趟食物和修剪樹木的工具。 現在公婆已經年邁,上山護林的任務就落在了王靜這一輩身上。每周一次,王靜和丈夫雷打不動地上山巡視、修剪樹木。樹木越長越壯,家里參與植綠護綠的成員也越來越多。 饒上珍:四世同堂的幸福生活 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在安徽歙縣斗山街一幢百年老宅里,住著一位103歲的老太太饒上珍,全家四代人圍在老太太身邊,其樂融融。陪伴饒上珍在老宅生活的,是77歲的長子汪宏坦一家。老母親牙齒不好,送到老人手里的橘子瓣,汪宏坦總會細細地將經絡撕掉。為了讓老母親能在家里安全自如地活動,汪宏坦還在母親平常會經過的地方的墻上、門板上安上拉手和拉繩。 平常,汪宏坦祖孫三代八口人都會陪饒上珍老人吃中飯和晚飯。逢年過節,饒上珍的小兒子和女兒也會帶著一家老小來看望她,聚在一起吃團圓飯,照全家福。從黑白到彩色,一張張照片見證了這個家庭的和睦團結,記錄了這位百歲老人的幸福生活。 |
相關閱讀:
- [ 11-09]福州施增英家庭入選全國文明家庭候選家庭
- [ 11-07]我省谷豫東等8戶家庭入選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候選家庭
- [ 10-10]首屆全國文明家庭評選 福州2戶家庭榜上有名
- [ 10-09]福建省關于擬推薦參評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候選家庭的公示
- [ 09-26]中央文明委啟動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評選表彰活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