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特朗普無法承擔挑戰中國失敗的后果
2016-12-14 10:30:50??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陳曦 陳曦 |
分享到:
|
美媒:特朗普無法承擔挑戰中國失敗的后果 核心提示:隨著經濟實力的平衡發生了變化,中國作為貿易伙伴和投資國讓美國相形見絀——不僅是在亞洲,在非洲、中東、歐亞甚至西半球都是這樣。 參考消息網12月14日報道 美媒稱,唐納德·特朗普還沒有上任就與中國打開了嘴仗。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2月12日以《特朗普無法承擔挑戰中國失敗的后果》為題報道稱,作為典型的大男子主義表現,這位候任總統挑起了與地緣政治場上最大對手的嘴仗。12月3日,他接聽了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祝賀他當選的電話,并在推特中稱她為“臺灣總統”。 報道稱,對于臺灣當局領導人,美國的外交稱謂是“負責臺灣的總統”,這一表達上微小而關鍵的區別是旨在維護美國承認的“一個中國”政策,該政策認定中國大陸和臺灣是一個國家。 特朗普的顧問之后表示,電話和表達都不是什么危害。一天后,特朗普又在推特上抨擊中國壓低貨幣匯率,并在“南海上建設大型軍事設施”。他的外交政策哲學似乎是要遵循美國作家戈爾·維達爾提出的“我自己成功還不夠,還要讓其他人失敗”的理念。 讓美國重新變得偉大顯然意味著要讓其他國家變得糟糕。但這能行得通嗎? 報道稱,對于特朗普這樣的商人,可以想見,他會在這個問題上好好算一算的。這個目標看起來頗具挑戰性。十年來,中國的經濟增速都超過了美國。以貨幣計算,2000年美國的GDP是中國的8.5倍。到2016年,差距已經縮小到了不到1.5倍。以這樣的速度,中國在十年里就將超過美國。 隨著經濟實力的平衡發生了變化,中國作為貿易伙伴和投資國讓美國相形見絀——不僅是在亞洲,在非洲、中東、歐亞甚至西半球都是這樣。在經濟增長的基礎上,中國大大增加了軍費支出,同時把重點從國土防衛轉向了力量投射。 2010年到2020年,中國的國防預算將會翻番達到2330億美元——比西歐聯盟的總和還多。 美國的外交政策圈為了減慢這種朝向中國的力量變化,從三個方面展開了努力。 第一,針對中國的主宰力給出美國的經濟回應。也就是《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議》(TPP),這個與太平洋沿岸國家的貿易協議刻意排除了中國。 第二,與日本、韓國、印度和澳大利亞等重新加強安全聯盟。 第三,美國試圖通過讓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和20國集團等多邊體制來約束其行為。 報道稱,但特朗普在與中國碰撞的同時卻對這三方面的努力都不屑一顧。在競選期間,他就反對TPP,如今還宣布他不會簽字。 這就為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打開了大門,該協議排除了美國,并且正在成為該地區新自由貿易協議的先鋒。 在安全問題上,特朗普也疏遠了美國的亞洲盟友,還建議日本和韓國自己開發核武器,不要依賴美國的安全保護。而對于全球自由經濟體系及其機構,他更是表示出了不屑。 報道稱,在外交政策圈應對中國崛起的戰略上一直有各種起伏。TPP能否成功還不清楚,假如希拉里當選,也許還有希望。將美國軍隊和資源轉向亞洲的努力一直在與中東和敘利亞問題拉鋸。而在塑造中國的戰略上,現在也還說不準是全球體制改造了中國還是日益強大的中國改變了體制。但至少,美國的努力形成了一種戰略。 報道稱,這可比特朗普在推特上推進自己讓美國偉大的目標更有的可說。(編譯/王笛青) |
相關閱讀:
- [ 12-14]社交媒體成新絕招 特朗普被稱“140字的海明威”
- [ 12-14]紐約一19歲男子持刀試圖闖入特朗普大樓 已被逮捕
- [ 12-14]法媒:特朗普提名蒂勒森任國務卿 或放棄對俄制裁
- [ 12-14]美大選威斯康星重新計票落幕 特朗普得票反增多
- [ 12-13]美媒:美當選總統特朗普選擇蒂勒森作為國務卿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