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2月14日報道 港媒稱,內地一線大城市物價高生活壓力大,但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發布的最新報告指,返回小城市亦面臨的“工作機會少,做什么都需要靠關系”的局面,令不少年輕人又萌生重返一線城市的想法。 香港《明報》網站12月14日報道,報告認為,二線發達城市和三線城市生活壓力感更低,更宜居。 中國內地的一線城市,通常是指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二線發達城市則具體包括青島、大連等經濟發達的計劃單列市;三線城市包括淄博、唐山等經濟工業強市;其余的就被列為四線或五線等城市。 內地媒體報道,根據《社會心態藍皮書:中國社會心態研究報告(2016)》指出,一線城市經濟壓力遠高于其他城市,引起生活壓力的因素,從高到低分別是物價、交通、收入、住房、教育、醫療、贍養老人、健康。一線城市的就業壓力感和二、三線城市水平相同,但低于四線及以下城市。其他經濟方面和家庭人際的壓力感方面,一線城市均高于其他城市。 從數據可見,即使有較好的就業環境,一線城市也并不宜居,“逃離北上廣”一度成為公眾話題。不過四線及以下城市也非理想中的宜居城市,根據課題組調查,逃回四線及以下城市后,年輕人普遍面臨干事要“拼爹”(要靠父親,即靠人際關系)的局面,可謂“身在異鄉為異客,回到故鄉仍為異客”。 因此,課題組認為,二線發達城市和三線城市生活壓力感更低,因此更宜居。此外,關于幾大城市群在生活壓力方面的差異,報告也進行了詳盡的比較。對京津冀、長三角、珠叁角城市群各城市經濟、社會、環境三方面進行研究發現,長三角各項發展指數好于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 另外,藍皮書還指出,在社會信任方面,居民依次選擇家人、好友、同學或同事、教師等,而記者、官員、中介機構人員,得分依次排在后面。低學歷者更傾向相信社會多數人,高學歷者更傾向不信任社會上多數人,農民對人的一般信任度最高。 |
相關閱讀:
- [ 12-13]《北上廣依然相信愛情》金句頻出 一秒治愈尷尬癌
- [ 12-12]為何“逃回北上廣”?藍皮書詳解居民生活壓力感
- [ 12-09]《私房菜》陷撤檔窘境 《北上廣2》有望接替
- [ 12-09]《私房菜》陷撤檔窘境 《北上廣2》有望接替
- [ 12-08]租房可提取公積金 北上廣深提取規則有區別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